“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已资助在研项目50项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02 15:09:01
浏览

原标题:“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已资助在研项目50项,超百个科研项目正接受资助评审

据中国农业大学官网消息,近期,“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陆续取得重要进展。

6月1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田丰课题组和生物学院李继刚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智慧冠层促进玉米密植增产》。该研究首次在玉米中鉴定到“智慧株型”基因lac1,揭示了光信号动态调控lac1促使玉米适应密植的分子机制,为商业品种快速定向修饰、多性状协同改良、野生种从头驯化等提供了强大工具。

此前,4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魏育蕾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乐谦、郭靖涛团队,共同在另一份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重磅文章《3D构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原肠胚模型》,首次揭示人类胚胎尾端信号源调控原肠运动,为探究人类极早期胚胎发育进程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去年5月9日,拼多多向中国农业大学捐赠1亿元设立“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全球农业领域科技前沿,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该研究基金至今资助的50项在研项目中,已有多个项目收获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除了上述论文外,另有数篇文章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涵盖基础生物学、细胞学、植物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等领域。

《细胞》《自然》先后刊登资助项目成果

“出生、结婚、死亡都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原肠运动才是。”发育生物学的先驱路易斯·沃尔伯特(Lewis Wolpert)曾如此表示。

原肠运动发生于胚胎发育极早期,此前研究表明,人类早期流产、多种先天性遗传缺陷与妊娠疾病多与原肠胚发育异常相关。因此,解析原肠运动对探索生命过程,理解早期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流产,干预胎儿疾病发展等拥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团队发布的成果首次解析了人类胚胎前期CS8时期的人类胚胎,通过空间测序获得了胚胎的62个横断面以及共38562个数据点,以此为基础,凭借数据分析和胚胎模拟,系统研究了原肠胚阶段各细胞谱系分化规律和功能。这为理解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原肠胚时期这一人类生命起源的“黑匣子”有机会被逐步打开。

除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外,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还有多项瞄准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攻坚成果出炉。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不断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手段之一。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玉米种植密度普遍超过6000株/亩,而中国玉米种植密度平均为4000株/亩,发掘和利用耐密高产基因、培育耐密高产品种是提高中国玉米单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业大学团队首次在玉米中鉴定到“智慧株型”基因lac1,揭示了光信号动态调控该基因促使玉米适应密植的分子机制,建立了单倍体诱导系遗传转化体系,为商业品种快速定向修饰、多性状协同改良、野生种从头驯化等提供了强大工具。鉴于研究成果的重要性,6月上旬,《自然》杂志以“文章加速预览”模式在线发表了该科研成果。

包括上述研究在内,截至目前,“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已产出多项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如揭示了后生元在人类与动物营养和健康中的作用机制、解析了调控黄瓜侧枝伸长相关机制、发现了水稻细胞的内质网自噬参与抗病启动、发现了抗瘟感应受体识别的新机制等。

助力营造自由、开放、合作的科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