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①:在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定量加样。
吴 迪摄
图②:在衡水板业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研发人员正在查看镀锡钢板性能。
陈章栋摄
图③: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在天津工业大学沧州研究院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
殷 实摄
图④: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资料图片
“开机,启动降温测试!”近日,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河北壹雪制冷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全新生产的冷热联供机组正在一间冷库里进行交付前的打冷测试。
“这台机组既代替锅炉进行供热,还具备制冷机组的供冷功能,可实现30分钟将空间温度降至-40℃,满足食品加工、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等多个行业的生产型企业需求。重要的是,它以二氧化碳为工质,每1000万元产值可减少55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企业技术总工尉润华说,不到一年时间,该机组订单金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已吸引三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并为当地创造了37个稳定就业岗位和60个灵活用工就业岗位。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深入推进。去年5月,河北省科技部门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壹雪制冷公司间牵线搭桥,转化落地了河北省首批“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之一——“二氧化碳跨临界冷热联供机组”项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不仅转让了专利,还派出科研团队深度参与项目全过程。新产品在一年内进行多次实验,最终完成小试、中试,全面走向市场。
京津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三地日益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河北省着力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努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京津研发 河北转化
“我们生产的‘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完成场景搭建,目前正在开展上市后的临床研究工作。”日前记者来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史文宝向记者说。
去年,易度科技“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装备系统的产业化。”史文宝说。
该项目获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由京冀两地携手完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教授李佑祥团队主导研发,易度科技在保定市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河北主动对接京津资源,加速推动协同创新,深化拓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助推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中心自2015年启动以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电网三大产业集群,吸引360余家企业入驻,获得知识产权1000余件,吸引双创人才近4000人,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5家,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经验。”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说。
如今,衡水·中关村信息谷、邯郸·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园陆续落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
河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抢抓协同发展机遇,打造连通京津廊道,带动全省各地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