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0-17 06:44:01
浏览

  重点更突出。河北自2016年起,扎实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政策先行先试,重点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领域。2023年,示范区吸纳京津技术合同3526项,占全省比重为64.9%。

  过程更便利。河北建成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77家,实现所有地市常设技术市场全覆盖。全省累计培训京津冀中高级技术经理人300余人,形成多层次、梯度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更重大。河北自2022年启动实施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项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在河北成功转化30项重大科技成果。

  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10亿元,是2014年的12倍。2023年,京津专利技术在河北转化1339次,同比增长74.74%。

  携手京津  攻坚克难

  “轴承精度如何提升?装配质量如何提高?”在位于邢台市临西县的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基地中试车间,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研发课题组的7名技术人员手持光洁锃亮的轴承,正就新产品细节进行技术优化。

  轴承被称为装备制造业的心脏。临西县轴承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河北省1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中试车间主任郭金亮告诉记者,临西县轴承产业发展已有50年历史,但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生产受起步晚、技术门槛高等因素影响,发展步伐一度较缓慢。

  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河北科技部门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与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进行技术攻关。2023年,双方联合研制出“工业机器人活齿架减速器专用轴承”。

  “新产品具备高承载能力、高精度、高刚度、低摩擦力矩等优良性能,实现一套轴承可替代现有的多套轴承和3根转动轴,使减速器传动环节少、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且装配简单,寿命长。”郭金亮说。

  近年来,河北积极引入京津等地科研资源,为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目前已攻克32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培养高技能技术人员2700多人次。

  河北加强与京津高校院所对接,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共建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等9家科技平台示范基地。截至2023年,已集聚院士9人、国家杰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人员)等科技领军人才24人,获发明专利授权31项。

  针对共同关注的前沿技术问题,河北与京津科技管理部门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10年来围绕智能制造、精准医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227项,共同下好京津冀基础研究协同创新“一盘棋”。

  创新联动  产业协同

  从冰盒中取出受试物,用移液枪加入到高通量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仅几秒钟,电脑屏幕便显示出受试物核酸浓度……走进位于京南·固安高新区环保产业园的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批来自京津的创新药物正在这里接受试验和检测。

  生物医药产业是河北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京津冀联合绘制首批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涵盖生物医药、氢能、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领域。

  河北携手京津,以协同创新深化产业协同,在产业协同中强化协同创新。

  “不久前,我们刚为北京伟德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提供了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助力新药研发。该药近日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延生说,“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配套协作正在不断加强。对方在北京,我们公司位于紧邻北京的固安县,受试物交接运输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