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纸媒?” 这场直播给出答案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彭琪月、王曦若)11月7日,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前夕,人民网主办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纸媒?”精品报刊直播推介活动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
活动邀请到了《环球时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中国妇女》杂志、《新安全》杂志、《文摘报》、《新型工业化》期刊的媒体人和专家走进人民网演播厅,通过网络连线、嘉宾面对面访谈等形式,深入探讨了纸媒在信息时代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分享嘉宾对纸媒的转型与创新、文化与传承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审视全媒体时代纸媒的独特价值。
《环球时报》执行副主编李剑介绍,早期《环球时报》的读者覆盖了社会各个层面人群,现在读者群体逐渐产生变化,以男性为主,32%左右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司白领,未来希望吸引更多青少年的读者。对李剑来说,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他选择纸媒最重要的理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捧在手心上的纸媒,能够作为一种载体,给人一种心安的感觉,让人短时间脱离纷扰,实现精神上的“桃花源”状态。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委员朱志宇、中国能源报可视化传播部编辑王昱心向网友展示了有代表性的报纸版面,介绍了《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中国城市报》的基本情况,展示了在能源、汽车领域的优秀报道案例。两位嘉宾均认为,纸媒在当下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朱志宇提到,纸媒能给读者带来深度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内容制作流程完备,发布信息具有权威性,能够为读者提供对新闻事件更加真实、全面、可靠的认知。王昱心也表示,阅读纸媒能够给人们的心灵提供独处的空间,好的书籍报刊一定是有深度和价值的。
《中国妇女》杂志首席编辑张姿与青年作家张天翼就“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一本女性杂志”“如何正确打开《中国妇女》杂志”“《中国妇女》刊名背后有什么故事”“‘妇女能顶半边天’从何而来”等话题进行有趣对话。张天翼认为,杂志是属于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沙发静音阅读,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和沉淀的,作者和读者都有更多思考时间。相比于爽文爽剧是为了创造痛快淋漓的感受,杂志内容具有更多面向,更像是邀人离座共舞。张姿表示,在大数据的垂直投喂下,人们的视野越来越窄,《中国妇女》杂志就像一个时代大舞台、女性会客厅,也是中国最大的女性社群,提供一种女性全景视野,人们可以借助这本杂志,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最大公约数。
《新安全》杂志社副总编辑、《新安全》融媒体采编部主任李林宝对杂志社旗下《新安全》《平安校园》两本期刊进行了推介。他从“30000”和“5000”两个数字分享了在纸媒发行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新安全》杂志发行量逆势上涨的故事。李林宝介绍,两本杂志具有独特性、权威性、专业性,一直追求生产优质内容。不管时代如何变幻,技术如何发展,“内容为王”永不过时,优质内容、高质量的稿件永远是稀缺资源。
《文摘报》总编辑刘箴向直播间网友介绍了《文摘报》的主要内容。刘箴表示,媒介多元化的时代,纸质阅读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拥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无法替代的价值。《文摘报》深受老人和青少年喜爱。与其他报纸相比,适宜家庭共读的《文摘报》能提供一种桥梁,一家人共同期待和分享一份报纸,家庭氛围更加和谐。作为一张综合性的文摘类报纸,也非常适合青少年业余泛读,能够拓宽孩子们的阅读视野,“读文摘报的孩子,胸中自有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