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2)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保险业是市场化的风险管理者,也是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重要提供者。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集团境内新增保险金额超过460万亿元,直接投资实体经济的存量规模达到4.6万亿元。我们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重点领域保险,着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紧紧围绕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保险需求,持续丰富首台(套)、首批次等科技保险产品供给,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保险全覆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资金支持,丰富投资策略,统筹用好股权、债权等手段,加快构建科技金融国寿服务生态,积极促进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
着力提升普惠金融质效。加快拓展中小微企业信用保险,灵活运用多种投资方式,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开发和推广防止返贫保险,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助力资本市场发展。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我们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等优势,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今年,我们发起设立了500亿元规模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将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着力打造保险资金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典范。
着力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将保险机制嵌入社会治理,是连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一招。
全面参与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对台风、地震、洪水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在巨灾保险产品定价、风险分散、防灾减灾等重要领域加快创新,稳步拓展巨灾保险保障范围,加强对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的经济补偿,有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高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
探索责任保险发展新模式。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加大责任保险创新力度,更好发挥保险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完善风险减量管理模式,拓展“保险+科技+服务”,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事前风险预防和事中风险干预,从源头化解风险。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要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持续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要求,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加大智能风控建设力度,增强风险感知、风险研判能力,切实提高风控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开展风险隐患“地毯式”排查,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按照“一项目一策”方式,强化动态跟踪,前移防控关口,稳妥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夯实持续稳健经营基础。
不断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人人有责”的发展理念,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不碰法律红线、不越监管底线,增强合规经营的内生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4日 1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