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鱼“游”到北京?
“这是什么鱼?”
“河川沙塘鳢。”
“它是怎么来北京的?”
“不确定,原始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能吃吗?”
“可以吃,但经济价值有限。”
“意思是不好吃?”
“肯定好吃,肉食性鱼类通常都好吃。”
“您吃过?”
“我不会吃采集的鱼类,留标本比较重要。”
近日,听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亚辉通过DNA测序的方式确认北京发现一种外来入侵鱼类,《中国科学报》记者立刻同他就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两年多前,赵亚辉等人在怀柔水库上游河流做生态普查时,采集到48尾河川沙塘鳢,这让大家都很意外。这种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它们是怎么出现在北京,并且已经形成稳定的自然繁殖种群的呢?
它是谁
时间再往前推,2009年,赵亚辉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了河川沙塘鳢。
当时一位钓鱼爱好者从昆明湖钓到一条他从未见过的鱼:长约20公分,头大而阔,体呈黑褐色,腹部淡黄,各鳍都有黄黑色条纹。
这位钓友研究未果,便把鱼送到了中科院动物所,经鉴定为河川沙塘鳢。
“当时只有一尾出现,我们不能确定是自然分布还是外来入侵。”赵亚辉告诉记者。
2016年的这次采集则正式宣告,河川沙塘鳢成功在北京安家。
“我们研究认为,北京的气候环境条件并不适合河川沙塘鳢生存,但事实是它们生存下来了。我们春夏秋三季去了三次,每次都可以采集到一定数量。”赵亚辉说。
据悉,我国分布有四种沙塘鳢,分别是中华沙塘鳢、海丰沙塘鳢、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分布水域为长江中上游、广东海丰县附近、长江中下游和鸭绿江,相互之间基本无重叠分布区,但体貌特征较为接近。
赵亚辉从事淡水鱼类系统分类研究20余年,中国淡水鱼类基本都能分辨出来。为了追溯来源,他又带领学生进行了DNA测序,近日得出结论,确实同河川沙塘鳢吻合。
河川沙塘鳢是一种肉食性鱼类,理论上对本地鱼类有一定威胁,至于在北京到底产生了多大危害,赵亚辉表示,还需要持续监测跟踪。
它们是怎么来到北京的,目前也仍是个谜。
赵亚辉表示,确认外来物种的来源非常困难,“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确认它的具体种群来源,以便分析可能的入侵路径”。
它是怎么来的
记者搜索发现,河川沙塘鳢俗称四不象、呆子鱼、瘌蛤蟆鱼等,肉多刺少、肉质鲜美,是长三角地区餐桌上的佳肴。不过,随着环境恶化,野生沙塘鳢数量骤减,价格也居高不下,目前以养殖为主。
那么,会不会是被人带来养殖的呢?
对此,赵亚辉表示,人工养殖逃逸是入侵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怀柔水库上游的怀沙河—怀九河水生生物保护区是北京市级保护区,过去周边的虹鳟养殖场因为排放的废水营养太高,早就关停或迁走,近几年保护区周边已无养殖场。
他推测,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人工放生。
“现在全国放生的问题太严重了,信教要放生、企业开张要放生、献爱心也要放生,什么动物都放,结果成了外来物种的最重要来源,给环境造成很大威胁。”提起放生,赵亚辉一脑门不乐意。
外来入侵生物是指非本地的,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生产、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危害的,能自然繁殖的生物。由于没有天敌,外来物种容易造成生态灾难,甚至本地物种灭绝。
总有人开玩笑地表示,对付外来入侵物种,最好的办法是吃完。
赵亚辉说,这个想法太天真。
目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中记录在案的入侵物种为754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余种。至今没有一种被吃绝。
盲目引进养殖也是造成入侵的一大原因,如美国牛蛙、罗非鱼和福寿螺都是先例。
“我们出去作科普报告时,被问的最多的问题,一是好吃吗,二是怎么做好吃。我想说鱼都是有生态作用的,还有好多鱼需要保护,别总想着吃。”赵亚辉说。
消失的鱼类和鱼类分类学家
同增加的外来物种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北京地区土著鱼类的消失。
从本世纪初开始,赵亚辉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光等人跑遍了北京周边的水域,历时10余年调查,于2013年出版《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鱼类》。其中披露,北京的野生土著鱼类,1930年以来骤降33种,由74种下降到到时调查的41种。原因包括环境恶化、北京地区天然来水量减少、修建水库造成洄游性鱼类消失,城市扩张致自然栖息地消失等等。
一个好消息是,怀沙河—怀九河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土著鱼类由本世纪初的22种,上升到近两年的33种。
“这说明环境治理效果显著。”赵亚辉说,“只要水体环境得到改善,鱼类多样性很快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是,赵亚辉所从事的鱼类系统分类这一学科却很难从濒危恢复。他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很难找到比我年轻的同行了,很多前辈和同辈都转行了,也很难招学生。”
“别人总爱半开玩笑地说,我们这些做分类学研究的,分类分类一分就累。”张春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