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风:冰川,勇敢者的事业(2)
从1974年开始,施雅风率队开展对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大冰川的科学考察研究,创立了“波动冰量平衡计算方法”,成功地为中—巴公路修建提出科学实施方案。上世纪80年代初,施雅风带领一大批国内外科学家在庐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组织了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的大规模系统科学考察研究。
“野外考察时,施先生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干活的状态让同行的青壮年科学家叹服。”最让姚檀栋难忘的是,1985年,已经65岁的施雅风还带领学生到乌鲁木齐河1号冰川考察。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考察研究为解决乌鲁木齐市缺水提出了科学解决方案,带来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对西北水资源利用和研究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将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重视人才与国际合作
在21日举办的纪念研讨会上,大家聊起施雅风,提到最多的是他特别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
刘昌明院士在会上回忆,施雅风是自己工作后的第一任老师。1958年4月,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刘昌明参加甘青考察,“施先生在火车上给我上了第一课”。那是一趟34小时旅程的硬卧火车,从北京到兰州,施雅风讲学术思想,讲国内和国际上冰川学研究现状,介绍中国科学院近况,还建议他加入刚刚成立的冰川队。
“施先生比我大15岁,他很支持年轻人的创新观点。”刘昌明说,施先生提出气候变化对水文的影响,对自己启发很大,那两天火车上的交流至今难忘。
在施雅风的努力下,至1966年,冰川和冻土研究室聚集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我国冰川、冻土研究的核心基地。
程国栋说,那时候,施雅风亲自培养与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多达数十人。特别是刚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冻土室主要研究人员按职称还不能招收研究生,他就以自己的名义招收学生,让冻土室主要业务骨干与他合作培养,使人才断档能够尽快弥补。
施雅风还大胆启用年轻人,即使初出校门的青年也能被委任研究组和研究室的负责人,让他们尽力发挥特长,在重压中锻炼和成长。
除了人才,施雅风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1978年,经过特别的努力,他得以率团参加国际冰川学术会议,从此打开了我国冰川研究与国外交流的大门。
1983年,施雅风率领中国冻土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阿拉斯加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冻土大会,这是中国冻土研究学者第一次成规模参与国际学术活动。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和深入,我国的冰川冻土研究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和地位也得到增强。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耄耋之年,施雅风以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观点,对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年近90岁时,施雅风主持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和“中国冰川目录”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年衰未敢忘忧国,切忌茫然度春秋。”施建成说,父亲一直拿这两句话激励自己。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施雅风在病床上完成了与年轻人合撰的《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的审稿。他还出资建立科学基金,以表彰和奖励为冰冻圈科学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链接:
学子忆恩师
有“魔法”的严师
“先生在科学研究中永远是一位严师。”姚檀栋说。对学生,他要制订严格的学习计划,布置充足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任务,要求提交每周口头和文字汇报,当面点评讨论,而且提供参加各种开阔视野的学术会议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对科研人员,他组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按照各自的科学目标、研究方案和成果产出,紧抓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