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与“海龟”的心结谁来解?
“土鳖”与“海龟”的心结谁来解?
■本报见习记者 金婉霞
近年来,在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和报告中,人才总是热门话题。不少人都曾感叹,似乎带了顶海归人才的“帽子”,总能受到更多青睐。一些大学学者也承认,就目前科研竞争的现实来看,确实有几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味道:同等条件下,海归博士往往能比本土培养的博士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更好的薪酬待遇,这种由“标签”隐含的竞争力甚至体现在职称评定、人才计划申请、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
于是,不少已经留校的博士们也在盘算着出国,甚至有人专门做起了博士留学的生意。 “不是我们爱折腾,一把年纪还要辗转出国,实在也是情非得已。”土博士们的心里藏着些许无奈。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关“土鳖”与“海归”的心结,其实更多折射的是人才培养的问题。
先攒下一笔海外留学经历,再回国发展,被视为成长捷径
王一教授在沪上某高校工程类专业任职多年,他所在的专业领域有着很强的本土性,而且实用性很强,从应用实践发展上说,去国外深造并不能比扎根国内一线收获更多。当他听说本专业某博士生正在国外访学,王一还是连连点头,“海归博士的起跑线确实要高一点”。
王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针对高校的人才资助计划大致可分为学校人才计划、省部级人才计划和国家级人才计划三类,有些人才计划只允许海归博士申报,或者有意无意地倾向于海归人才。
在上海,拥有博士学位者,如果有两年连续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再加上几篇较为出色的论文,可申请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岗位计划。一旦入选该计划,除了计划所含的资助外,所在学校还会给予配套的科研经费,工资待遇也会得到较大幅度提升;而若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相应的科研配套经费和工资待遇则会更高。
2014年,王一所在的学校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了一位在英国著名高校访学的博士,刚一入校就获得了数百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相比之下,本土博士的起步多少有些艰难。同样在这所学校,2009年入校任职的土博士高齐因为没有得到相关计划的资助,烧杯、试管、量杯这些基本的实验设备得靠他自掏腰包购买。“只能精打细算,做一个项目买一台仪器,燕子衔泥般慢慢搭起自己的实验室,逐步积攒起在科研圈里的口碑。”高齐说。
差距不止于此。比如,王一所在的高校给“东方学者”开出了每年30多万元的固定年薪。“这是普通博士教师的两三倍,有些人还能直接从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王一说,面向本土博士的省部级人才计划只能获得相应的项目经费支持,没有其他配套,工资待遇也不会同步增长。
职称评定上,一些评委在潜意识里也更加认同海归。科学网博主罗非在网上记录了一场土博士参加正高职称评审的答辩会,在答辩现场,一些评委询问“论文有没有国际合作作者”,这让罗非很震惊。
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在学术领域内积累了一定的学术声望和地位才有资格申请正高职称,拥有一定数量、具有学术独立性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才能说明自己的水平,为何一定要问国际合作作者呢?
正因遭遇了现实中的种种无奈,越来越多的博士们倾向于先攒下一笔海外留学经历,再回国发展,并把这视为一种成长“捷径”。
提升本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自信,才能破除内心深处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