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与“海龟”的心结谁来解?(2)
为何高校在引才揽才时会更倾向于海归博士呢?据了解,在学校对于二级学院的考核指标中通常也包括引进人才计划指标。王一说,如果招聘的海归博士成为“东方学者”,那么学院不但完成了一个人才计划考核指标,这个“东方学者”还不占用学院的教职名额。
高齐直言,一些海归博士确实给学校的科研水平带来了一定提升。但也有一些海归人才顶着光环回国后,接连获得“东方学者”“曙光计划”“启明星”等多项人才计划的扶持,可之后的科研能力却没能得到进一步证明。
王一坦言,以他所在的工程类学科来说,要真正做出突破性的原始创新并不容易。“一线科研主要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理论创新的可能很小,很难发表高水平论文。”而海归博士通常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国际视野,往往能写出很多出色的论文,“但这些论文能否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呢?”
当然,要解开社会之于“土鳖”与“海归”的心结,需要改变的不仅是人才评价标准,借鉴海外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提升本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自信,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两年前,叶康在国内一所双一流高校开始了自己的博士学术生涯,跟随的导师是该领域国际知名权威之一。去年,导师把他送到美国一位大牛学者的课题组去交流。
“其实两国的研究工作大同小异,但美国对博士生的培养更注重科研本身。”叶康说,在国内,博士生除了科研以外,还需承担包括课题组差旅费报销等各类杂事琐事,甚至有博士生在读期间,还得花费大量精力替导师应付横向课题、乃至私事。而在美国,博士们只需钻研于项目本身,这样反而有更多时间把研究工作做细、做透。
此外,美国导师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也让他印象深刻。美国导师每周都会抽出三天时间与十几个课题组讨论技术细节,每个课题组都有一小时的完整汇报和交流时间。这在国内是一种“奢侈”——虽然,中国导师也很想多和学生们探讨科学问题,可他们的时间太少了!
国内的学术大牛一般都会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让导师们分身乏术。“有时候我和导师正在讨论问题,时不时就会有行政人员来找他签字、审核,很难有一整段完整的学术讨论时间。”叶康说,经过一年访学,他意识到了自身的差距,特别是在权威面前敢于质疑,以及刨根问底的科研态度。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