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领跑: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十年
从追赶到领跑: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十年
——记中科院神经科学所体细胞克隆猴团队
■本报见习记者 任芳言 记者 陈欢欢
2018年1月,两只克隆小猴“中中”和“华华”登上国际期刊《细胞》,成了举世瞩目的大明星。这是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它们的诞生意味着以体细胞克隆猴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就此开启。
一年后,“中中”“华华”又有了5个“兄弟”。它们作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的体细胞克隆猴模型出现在我国顶级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再次成为焦点。
“这一成果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了批量、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对加快新药研发等有重要意义。”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所长、中科院院士蒲慕明说。
用蒲慕明的话说,这样重大的科研成果,其实是靠一支“精锐小团队”攻关出来的。
塞翁失马
“中中”和“华华”的诞生凝聚了神经所苏州灵长类研究平台整个研究团队的精力和神经所的多年支持,起名字的过程却很迅速。
为确保克隆猴成果是国际首例,在两只小猴顺利成长数日后,团队负责人孙强和主要成员刘真仍不敢松懈,忙着处理数据、准备投稿。赶文章间隙他们向蒲慕明请教,给这两只小猴起什么名字好?
“要不你们一人起一个,叫‘强强’和‘真真’?”蒲慕明看了看二人,孙强和刘真连连摇头。蒲慕明又想了一下,说道:“‘中中’和‘华华’如何?”众人齐声说好。
“尽管确定名字只用了几分钟,但后来想想,中华复兴的梦想在大家心里已经藏了很久。”神经所党委书记王燕总结道。
而就在两只小猴出生的前几个月,体细胞克隆猴团队的成员刚遇上研究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打击”。
为确保研究成功,研究团队尝试用猴卵丘细胞和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两种不同的体细胞做克隆。2017年夏天,利用猴卵丘细胞进行克隆的一组有两只胎儿发育超过130天,通过剖腹产手术出生但未能存活。
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几名团队成员心情无法平复,到太湖边上转了一圈,逼着自己调整心态。
几个月后,利用猴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克隆的一组中,有两只母猴正常怀孕超过140天并顺利诞下胎儿,这才有了前文给两只小猴起名的一幕。
神经所苏州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于2009年。刚建成的那几年并不顺利,曾经历过几乎没有研究产出、几个人照看几百只猴子的艰难情况,甚至还有抗洪抢险的时候,所做的研究也面临着激烈的同行竞争。
2012年,蒲慕明一锤定音,给研究平台定了一个新目标:开展非人灵长类体细胞核移植研究。
“这在当时是我们这一领域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团队成员之一、神经所研究员刘真告诉《中国科学报》。
厚积薄发
克隆需要把受体的卵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异体体细胞核中。猴子作为灵长类动物,其细胞核更精细、更复杂,克隆起来也更困难,长期以来都不被看好。
团队研究产出不尽如人意,为何还要接下这块吃力不讨好的“硬骨头”?这其实是神经所布下的一盘“大棋”。
蒲慕明曾直言,发一篇顶级学术期刊文章不算重大科技突破。真正的重大突破应该是在原有领域中获得里程碑式的成果,或是开启创新的科研领域。“关键是能组织团队攻关,而不只是自由探索。体细胞克隆猴这个小团队,就是一个攻关的例子。”
要做世界第一并非易事。决定开展克隆猴研究后,团队成员更沉心静气,拿出多年积累下的真本事,一点点“蚕食”克隆难题。
孙强曾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山上待了将近4年研究试管猴,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