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治学不为媚时语 独寻真知启后人
章开沅:治学不为媚时语 独寻真知启后人
■本报通讯员 周健 刘莉 记者 温才妃
章开沅,中国近代史学界之泰山北斗、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在辛亥革命研究、张謇研究、商会研究、教会大学研究、贝德士与南京大屠杀研究等学术领域有开创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称号。
就算你没有拜读过章开沅的史学著作,但总听过,3年4次请辞资深教授的新闻。
2014年4月,抱着“让出这个头衔,让年轻、新鲜、有朝气的面孔出现”的念头,章开沅终于“如愿”,成为国内请辞资深教授第一人。一时间,舆论界、学术圈肃然起敬。
出人意表的举动背后,支撑他的是一片如海洋般庞大的精神世界。
他曾在自传中说道,“做学问的最佳精神状态是什么?简单地讲,就两个字,一个是‘虚’,一个是‘静’。‘虚’即是虚空,胸中没有丝毫杂念,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羁绊,没有项目,没有考核,甚至没有以前的一切理论知识,将自己完全放空。‘静’即是宁静,不生活在热闹场中,才能宁静;心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才能宁静。一个学者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开创什么样的局面,和他的纯真度是大有关系的。”
在章开沅人生的若干片段中,你都能发现纯真治学的影子。
庆幸自己有独立的精神世界
童年的章开沅体弱多病,但梦想自己是一位剑侠,能够“人剑合一”,化为一道白光专打人间强霸。
上中学以后,章开沅嘲笑自己儿时的幼稚。此时的他认为,文学家比较适合自己。
1943年,当江津国立九中以“思想问题”将章开沅开除时,他反倒很高兴,觉得自己成为高尔基的机会来了,梦想完成属于自己的《人间》三部曲。那几年,章开沅曾经两次被学校开除,第二次是和军训教官发生激烈冲突。
章开沅曾说,从剑侠到文学家,他的梦想都来自于阅读,并因此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学时,他最爱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如书名显示的那样,这套丛书相当于民国时流行的普及版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天文、地理、哲学、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基础知识。
白天看完天文,夜里他和同学躺在坟头上寻找星座;看完古希腊和罗马历史,他们把斯巴达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10个孩子依靠摔跤来排名次。因为有一个孩子患小儿麻痹症,章开沅通常排第9,所以他老来常常自嘲:“我早已就是老九。”
常年身处“乱世”,个人境遇曲折坎坷,但是章开沅庆幸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他形容自己仿佛能够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淡化穷苦,也远离思亲和乡愁。
精神世界几乎贯穿章开沅的一生,潜移默化地指引他的行动——加入青年远征军、从金陵大学辍学来到解放区中原大学受训。儿时“白光乍起,恶敌人头落地”的“剑侠梦”并未消失。否则,当中原大学校部拒绝他参加一线战斗部队,反而要求他“参与新中国正规大学建设”时,他便不会流露沮丧。看着昔日战友赶上轰轰烈烈的渡江战役,被留在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室的章开沅,逐渐融入“一切服从组织分配”的生活。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章开沅后来相信,中原大学是因为看重他的理论功底才不让他上前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