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高精尖” 一座创新之城的不二抉择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4-11 10:16:40
浏览


 
逐梦“高精尖” 一座创新之城的不二抉择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题:逐梦“高精尖”——一座创新之城的不二抉择

 

新华社记者 李斌、孔祥鑫、张超

 

在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在中关村科学城所在的海淀区,平均每天诞生50家科技企业……

 

产业是实体经济基础,创新发展是唯一出路。连日来,记者在北京调研发现,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已成为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创新之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追求“大而全”转向聚焦“高精尖”

 

“啥叫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有核心技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说。

 

伴随一系列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建设高精尖产业主阵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是5年前进一步明确城市战略定位、重新再出发的北京发生深刻转型的缩影。

 

逐梦“高精尖” 一座创新之城的不二抉择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制药公司的研发实验室(3月26日摄)。新华社发(张超 摄)

 

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从追求“大而全”转向聚焦“高精尖”,从向扩张要增长转向向减量要质量——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

 

2014年,北京率先在全国制定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截至2018年底,批发零售、制造、农林牧渔等限制类行业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下降明显,占比从2013年的47.4%降至21.9%;科技服务业、文体娱乐业、信息服务业等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5.1%上升到50.5%。

 

这是一个标志性时刻——2017年12月,北京公布《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北京还陆续出台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努力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双动能”。

 

“创”见未来。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合计实现增加值8323.6亿元,占全市GDP的27.4%;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48亿元;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新动能的培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毛东军说。

 

  厚植高精尖产业发展“土壤”

 

人工智能芯片、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北四环西路67号,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内,一批前沿技术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入驻这里的企业,首先是技术水平高。”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中关村管委会通过公开路演方式,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颠覆性新材料、前沿生物等前沿领域,开展选拔和培育机制体制的先行先试改革探索,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逐梦“高精尖”,需要肥沃的创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