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教育学基础理论》大类课程活动精彩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24:30
浏览

 
边缘试探:24小时教育体验  
华东师大《教育学基础理论》大类课程活动精彩纷呈  
 

12月26日, “边缘试探:24小时教育体验”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学基础理论》大类课程活动汇演在科学会堂举行,几十名学生组成的6个小组汇报他们了在24小时内的教育实践经历和收获。同时,“楷树”党员教师工作室揭牌成立。

郎朗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大类”专业第一届本科新生。2018年9月,刚刚入学的她上了一门名叫做《教育学基础》的通识课程。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她想不到的是,这门课程竟然是由4位教授、4位副教授和2位青年学者共同教授的。在第一节“导论”课上,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便提出了4个宏大的现实问题:教育科学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怎样算是好教育、教育如何应对未来发展,并启发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习教育学三个议题。

为此,袁振国建议发起一场“24小时活动”,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己策划、实施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教育实践活动。

育人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始实施“大类招生”。2018级本科生入校后先在“教育学大类”专业修读一年教育通识课程,帮助学生从高中教育体系顺利过渡到教育学本科教育体系,实现课程学习从知识导向,向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导向转变;帮助学生建立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框架的整体认知;激发学生对教育学科和教育事业的热诚和热情,形成引领未来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价值取向。一年后,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志愿,进入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教育康复学、教育管理学、艺术教育学等学科学习。教育学部围绕大类培养开展了一系列育人模式探索,此次“24小时活动”就是一次突破课程时间、空间限制,在实践中感受、体悟教育,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养成、自我生长的有益尝试。

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主任李伟胜教授是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之一,也是实施“24小时活动”的负责人。在李伟胜眼中,作为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子要有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的眼光,“你做出来的成果如果拿给哈佛、哥伦比亚的学生看,他们是否会认为你做得好,做得有创意?”

活动的要求极为简单:安全、效能、创意。这是李伟胜与刘竑波、李廷洲、王绯烨3位负责老师几经讨论后凝练出的6个字: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设计创意十足,且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其他一概不作限制。“活动要求虽然简短,但要求并不低。”李伟胜说道,“这要求同学们兼顾教育性、集体性、社会性、公益性、趣味性、挑战性。”

同学们刚接到活动任务时觉得十分有创意,但随后便开始犯难。有同学最为疑惑的问题是“真的没有要求吗?”在得到老师的确认后,同学们自己分成小组,在一周内设计活动方案,给老师们审阅把关。这对于刚刚高中毕业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由于我们从未参与策划过自由度如此大的活动,在准备过程中我们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起初的计划没有成功通过。”A1小组组长周露萍在总结中写道。因为是课程活动,虽然是没有要求,但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尽量地设计一个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题,这是一种行动自觉,还是一种思维固化?这也成了老师和同学们课后探讨的问题之一。

最终,329名学生分成了40个小组,经过充分准备,在12月1日、2日两天集中开展“24小时活动”。40个小组的活动,看起来平白无奇,像极了平日里学校老师为学生们安排的普通社会实践活动。不少学生坦诚,其中不少活动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而不得不为之。但是经历了持续24小时的“连轴转”,从纷繁热闹的活动到喧嚣过后的沉思,被调动了所有热情后的持续投入,给了学生们充分行走并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自然也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课程汇报中,同学们的观点所折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实而纯粹,老师们的点评不再仅仅是专业性的教育活动评价,而是面对这些真实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真诚探讨,因为有富有真情实感的具体案例,师生们的交流变得激烈而深入,思想引领、价值生成、教学相长就在这过程中悄然生成。

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培养成效显著

“没有任何要求”的24小时活动,让参与的同学们一度怀疑这个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这与教育学到底有什么关系?活动指导教师刘竑波副教授说:“组织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发挥同学们的创意和热忱,走进实践,突破从书本到书本;团队合作,改变个人单打独斗;走入社会,跟社会发生真实的互动。”果然,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一个个或是精心设计、或是为了凑足24小时而随意安排的行走、互动、体验,让学生们慢慢体悟到,原来这是一个“自己设计教育活动来教育自己的教育实践”。

C7小组的活动主题叫做“假如给我24小时黑暗”。由一位小组成员蒙住眼睛,体验24小时全盲生活。其他同学负责照顾“全盲”的同学,并尝试蒙住眼睛吃早餐、游校园等。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热情地深度参与了活动,收获了宝贵的体验。组员魏曼华说:“在这次体验黑暗的24小时里,我才明白盲人等特殊群体走出的每一步的艰难之处。他们虽然是生理上的弱者,却仍渴望被尊重,被平等对待,并实现自我的价值。”组员顾静说:“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更是一次独特的人生经历。我们学着制定计划自我安排,学着协商团结相互配合,学着正视解决问题,学着理解他人,学着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各小组活动不拘一格,亮点频出。“追火人”项目探究了上海社会对于美育的支持度,理解了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24小时方言保护调查”“霓裳易散梨园老”等小组探讨了传承不同文化形态的规律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哥哥姐姐去哪儿”通过与4名孩子24小时的深入互动,思考了如何理解儿童、理解教育的问题……

在活动中,同学们见到了各个时段、各个侧面的上海,看过了东海边的日出,采访了凌晨工作的人们,关注到了社会中弱势、边缘的群体。24小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虽然脸上挂着疲惫,但是心中却无比充实。

在24小时中,活动方案中的一个个预设、一个个安排不断受到挑战,惊吓与惊喜、无奈与无助、妥协与合作、放弃与坚持纵横交错,不断体验被现实说服想象的心悦诚服和为了更好的愿景全力以赴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