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第三方教育评估铺平成长道路(2)
既然处于被鼓励的良好发展环境中,为何许多第三方评估得不到认可,难以受到被评估者们的欢迎?此次计算机学会退出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时公布的原由,或许就已经揭示了其中一个原因——第三方的独立性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余凯在其发表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来源及其形成——来自美、英、法、日四国的经验》一文中曾明确表示,第三方教育评估是指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策划指导,并以独立于政府和学校之外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操作主体,对学校的办学资格和教育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估的活动,具有中介性、独立性及公正性等特点。
“实际上,评价原本就会体现一定的政府导向,而正确的导向是可以被体现的。但是,导向不意味着对于第三方评估主动干预甚至是干涉,否则,评价就会失去独立性、会变形,评估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就难以保障。”张腾表示。
除了独立性难以保障外,在迅速崛起的诸多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其专业性也存在问题。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终身教授、教育领导学系主任严文蕃曾指出,评价的本质是基于材料和证据的搜集与分析,对教育各个环节及其特征和结果进行判断的过程。而美国教育评价的科学化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教育的滞后性特征,所有教育干预都要做到长期跟踪;二是强调使用实验方法(随机实验和准实验法)。“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评价最核心的还是提供证据。”
在张腾看来,在我国,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方法很难建立起来。如今的一些第三方评价机构中,其队伍的专业性非常弱,组成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一些评估中心、机构沦为‘关系户’的容身之所,这些人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难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评价,其所在机构自然就缺乏专业性和公信力”。
补齐阻碍发展的漏洞和短板
面对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存在的种种问题,张腾表示,要逐个击破难点,补齐阻碍其发展的漏洞和短板。
“首先,规范第三方教育评估,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确保第三方教育评价的公益性而非营利性。不要让利益和创收的烦恼掺杂进评估中,从而避免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产生,保障第三方教育评价的独立性。”张腾说。
2016年11月,由国内教育研究机构——中华教育改进社组织举行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联谊会在京召开。在该联谊会起草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联谊会共识》中,就已经明确了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需要弥补完善的问题。其中提到的第一点就是,明确第三方教育评价的职能定位。坚持落实管办评分离,划清政府部门与专业评价机构的职能边界。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重在发挥其科学、客观评价功能,政府与专业机构各司其职,使整体教育评价工作朝健康、良性的方向持续发展。
对此,熊丙奇也强调,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必须培育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行政部门应该放权,不能继续主导第三方评价,否则,会使第三方变为假第三方,影响改革进程。
事实上,在美国,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建立、发展、实施等,早已经得到相关法律的保障和支撑,以规范其行为,保证其独立性、公平性和专业性,这无疑对于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管理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除上述两点外,张腾表示还要培养教育评价专业人才。
“如今高校中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的人才数量和水平难以跟上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价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要积极培养教育评价专业人才,建立专业的第三方教育评价团队,杜绝‘关系户’和高校教师扎堆等影响评价公平公正性的存在,这样才能够逐步树立第三方教育评价的权威性,才能逐步得到被评价者的认可。”张腾说。
《中国科学报》 (2019-04-24 第2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