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首份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单:以资后鉴
透视中国首份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单:以资后鉴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获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66.1%。
■本报记者 沈春蕾 王静 廖洋
“没想到我们的转化合同金额(5.2亿元)这么突出,居然创造了全国转让独占许可使用费的最高纪录。”4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发出的这番感叹缘于一份报告——《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日前,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获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66.1%。
官方首发 以资后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均要报送上一年度的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处处长邓国庆回忆,2018年6月,在收到《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报送2017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关于组织报送2017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后,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年度报告所需相关数据及材料。
时隔大半年,我国官方首次推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成绩单出炉。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长解敏在发布会上,代表《报告》编委会介绍了《报告》编制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他指出,《报告》旨在使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展情况和成效,总结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针对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理事长郭向远在围绕年度报告召开的研讨会上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协同合作。各级政府部门应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重点突破,打通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成绩突出 分享经验
《报告》指出,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燕刚告诉《中国科学报》:“学校委托上海联合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采用公开挂牌方式进行交易,以降低市场风险,形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总结了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院+公司双核原作”模式、“公司持股+股份奖励”模式、“公司团队+收益捐赠”模式、“完成人自主转化”模式。“这些模式来自具体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形成了可复制和推广的转化案例。”刘燕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