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运筹学家、系统科学家许国志院士百年诞辰(2)
“许院士生前常跟我们开玩笑说,有人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有文化没有科学的地方,中国科学院是有科学没有文化的地方。中关村这片土地,必须要有文化气息。”回忆往事,汪寿阳说。
彼时,古稀之年的许国志将目光转向了中科院文化平台建设。他与众多院士和科技工作者一起,投身中关村诗社的创建并担任社长。在此后的12年间,他创作了363首诗词。
在许国志的《自励诗—七绝》中,他深切地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不信儒冠曾误我,恨无慧语可惊人。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
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中关村诗社常务副社长颜基义曾与许国志共事多年,如今早已白发苍苍。纪念会上,这位老人几度哽咽。
“许先生辞世前不久,我去中关村医院看望过他。他还念叨着中科院不能没有文化,我们要有科学家的诗社。他说‘老颜,你要继续把诗社办下去。’”颜基义说,尽管已过去十多年了,但当时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许国志的人文情怀还体现在对后辈无私的关怀上。
汪寿阳告诉《中国科学报》,许院士向来平易近人,对待年轻人更是身体力行地给予帮助。“国内外的年轻人甭管有名没名,只要求他,他都会尽最大可能帮助。很多人给他写信请教问题,他几乎每封必回。面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即使素不相识,许先生也都会大力提携,帮忙写推荐信等。”
汪寿阳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许国志对科研人员一视同仁。“讨论科学问题时,他经常鼓励我们提出质疑。在他看来,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科学才能进步。”
“许先生为人非常谦和、毫无架子,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学生完成的论文,他虽因眼疾无法阅读,但都由我或学生本人向他逐字报告,他再提出修改意见。”纪念会上,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徐玖平说。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一直以来,许国志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和满腹的人文情怀,筹建并发展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精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指导了几代科研人员的成长。
“先生已去17年有余,他的话却仍萦绕在后辈们的耳畔。”纪念会上,昔日学生和曾受许国志影响和指导的科研人员都感慨:“许先生的离世是我国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重大损失。”
如今,许国志筹建的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现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不断在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经济与金融决策、知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取得领先性的学术成果,跻身国际学术前列,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许国志投身的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几十年来凝聚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学会下属27个专业委员会,并定期举行学术活动,已成为国内外系统科学交流的重要阵地。
就连他曾任职的院校至今也深蒙他的教诲。“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在第四次国务院教育评估中均获得A-,还是仰仗许先生传授的方式:教学上以系统工程思想,设计严整教学科学体系;科研上以科学院式系统研究范式,组织研究团队。”徐玖平表示,“先生之风骨,高山仰止;先生之事业,万古长青!”
“许先生作为系常务副主任对系统工程与数学系的定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为我校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前身为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副政委谢葆春说,“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并列A+,在‘双一流’建设中稳中有进,不负许先生的殷殷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