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女王”携手家乡农户共同致富
张涛,北京荣涛豌豆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2015年度北京榜样。从1997年开始,张涛在京郊平谷经营豌豆生意,凭着诚信的品质、执着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带领农户共同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豌豆女王”。
1996年,张涛到农村走街串巷卖大米,发现农民想买米,但是没有钱,想用自家种的杂粮换米,张涛没多想就答应了。换来的杂粮,她又拿到市场上出售。凭着敏锐的心思,她发现了新的商机,卖豌豆竞争少、利润高。因为豌豆货源不足,张涛去甘肃、内蒙古等地收购豌豆时发现,当地豌豆亩产五六百斤,而在北京平谷附近农村里种的豌豆亩产只能达到二三百斤。细心的张涛询问当地农户才知道豌豆高产是采用了新的良种。于是,张涛回村里承包了80亩地,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买了新培育的良种,请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孙越云教授专程指导种豌豆。当年亩产就达到600斤,比平谷当地豌豆亩产量高出一倍还多,第二年试验就达到了700斤。
第三年,张涛注册成立公司,在周边农村发展豌豆种植户。刚开始没人信豌豆能打那么多斤,张涛承诺:我负责提供种子和回收豌豆,聘请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来指导种植。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办法种,挣了钱归你们,赔了算我的!一位农户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和张涛签了合同,这是张涛签的第一个合同,她至今记忆颇深。合同规定豌豆的保护收购价,是1元钱1斤,亏了由张涛补,市场收购价格就高不就低。同时,合同规定了年底还会给农户二次返利。
这一年,农户种的豌豆亩产600多斤,8月份豌豆收购时,张涛现场用现金结算,丰收的农民心里乐开了花。等到年底结算时,1斤豆子赚了四毛六!村民们本想1斤豌豆能返1毛钱就很多了,没想到张涛自己只留了1毛钱,其他都返还给了村民们。那位第一个和张涛签合同的农户拿了2600元分红款,还十分后悔自己种少了。他举着返利款说:“明年我再多包点儿地,我种100亩!”豌豆是3月播种6月拉秧,拉秧后还能种一茬玉米,豆类还养地,每亩地比只种一茬玉米多挣2000多元。附近种豌豆的农民看到了真正的实惠,纷纷和张涛签订了合同。她签约农户的豌豆种植面积从2005年一两千亩到第二年变成两三万亩,签约农户达到近3000户。
创业的路充满了艰辛,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年合作社把豌豆磨成粉,再加工成小食品,产品使用的是优质豌豆,成本比别人家的出厂价还高,赔了不少钱。张涛琢磨豆粉能掺假,豌豆掺不了假。自己手里有豌豆的优势,别人比不了。第二年,工厂开始生产整粒的豌豆休闲食品,慢慢打开了市场。
豌豆加工不仅提高了豌豆的附加值、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形成了集“科研、制种、推广、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并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成为平谷兴谷开发区唯一一家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
张涛经营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用诚信打造品牌。刚开始加工豌豆食品时,一些生产豌豆制品的企业为了好卖,将豌豆产品称为美国青豆。张涛不跟风,仍然坚持自己的豌豆品牌。有一次,天津一家市场订了张涛的豌豆产品,货送到了,卸车的时候经销商发现包装袋上写的是豌豆,当场就要求退货。即使因此遭遇多次退货,张涛固执地坚持用豌豆做商品名称。后来有“美国大杏仁就是巴旦木”的事件发生后,豌豆也跟着正名了。那些号称是美国青豆的产品,只能重新换包装,而张涛的产品反而在市场上站住了脚。
张涛重视产品的品牌,更重视靠诚信打造品牌。产品销售得好,她也毫不松懈。2011年她正式做食品市场,组建市场部,从来不给生产和销售部门下利润增加的指标,怕他们有压力会出歪招。她要求业务员出去必须用产品说话,产品质量好了,销售得好,利润自然就来了。
张涛这位地道的农民带领豌豆种植户在家乡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紧密结合,实现了“回报乡亲、带领社员致富”的梦想。她的合作社已发展入社会员527户,辐射带动北京市4个区、河北省7个市区的种植户4000多户,更多农户因种植豌豆走上了致富路。2009年张涛的合作社获得“北京市先进合作组织”荣誉称号,张涛先后获得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榜样”等荣誉,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整理/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