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 90后大学生社工乐做“开窗的斧”
直面疫情,“用生命影响生命”
90后大学生社工乐做“开窗的斧”
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每年3月的第三个星期二是世界社会工作日(国际社工日),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社会工作者的身影——他们在线下、线上、社区、医院直面疫情考验、帮助困难群体,用言语传递真情帮扶的生命温暖,用行动书写社会工作的使命担当。
苏妍双 乐做“开窗的斧”,为他人带来光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16级学生苏妍双,是战疫中的众多社工之一。2月13日,苏妍双留意到武汉市武昌区心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招募线上志愿者的信息,她立即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录用。经过培训后,她以实习社工的身份成为一名线上志愿者。
上岗后,她每天联系隔离点的老人,了解其生活、心理需求,逐一登记并设法通过联系商家、社会爱心人士链接所需资源。“当时有一位78岁的杨爷爷想为在医院隔离的老伴买充电器。我找到了当地店家,但充电器价格远达不到起送价。杨爷爷很着急,因为老伴患有老人痴呆,很需要家人支持。”经过苏妍双多次沟通,商家终于答应免起送费。
然而,支付又是一道难关。社工组规定,开展服务时不能和服务对象直接发生经济关系,因此需要杨爷爷亲自支付费用。考虑到杨爷爷不熟悉手机支付,她就在自己手机一步步录屏,教杨爷爷操作。虽然前后沟通花了近一天时间,但她认为很值得:“在特殊时期能让他们夫妻联系上,让爷爷不再紧张焦虑,我还挺有成就感的。”
除了个体需求,苏妍双所处的社工组也关注隔离老人家的共性问题,积极给予帮助。例如,联系当地的粥铺、水果店、骑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组建资源链接组,为老人提供营养补助。苏妍双这次的服务对象都是60岁以上,多存在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她还学会了聆听和表达同理心,针对老年人群的特点来开展心理陪护。
截至目前,苏妍双已经上岗33天,服务的4名老人已全部解除隔离回家。通过担任社工,她看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把被隔离房子比做是一个四面是墙的屋子,我就像是那把开窗的‘斧’,为屋内的人带来光亮、温暖和希望。”苏妍双说道。
黄敏华 禁毒社工防控“两毒”传送温暖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黄敏华,连续两年荣获“广州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先进个人”称号,作为一名专业禁毒社工,她在社区参与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做好社区禁毒防控帮扶的服务,缓解服务对象因疫情产生的不良情绪。
期间,她了解到有一名困难戒毒康复人员Z先生(化名)要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回到社区,但Z先生除经济困难外,家庭关系也非常紧张。经黄敏华等禁毒社工的多番动员、积极协调,Z先生的家属终于答应前来接他回归社区。
Z先生出所当天,荔湾区石围塘街道禁毒办联合禁毒社工、社区民警、戒毒人员家属共同开展“无缝衔接”。随后,黄敏华对Z先生及其家属开展初步家庭关系修复心理辅导,并与Z先生沟通达成社区康复目标。
社区康复人员L先生(化名)经济困难,近期因为疫情找不到合适工作,生活窘迫,黄敏华得知后立即行动起来,联系了广州市慈善会和爱心人士,为其提供口罩、运动鞋和御寒外套,保障其在家安心防疫。
黄敏华表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社工,我会兼顾好社工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在一线服务中不断运用自己在学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以专业作为指引,坚定地为有需要的困难人群提供更高质量与效率的帮扶服务。”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