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如何与世界连接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3 10:07:55
浏览

  4月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自闭症日,从2008年4月2日设立开始,它经过了13年的成长,于是,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向成年人过渡”。而中国的宣传主题则是“格外关心 格外关注”——推动建立自闭症家庭救助机制。

  是的,当一个家庭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需要关注和救治的。他们的孩子也许无法交流、无法回应,甚至后续的教育都十分困难。

  养育变得十分艰辛,因为只有付出,回报寥寥。

  3岁半的北京男孩东东还不能开口说话,他会忽然背出一首诗,说出一句流利的英文,但是无法和人用语言交流。医生诊断,他有“自闭症倾向”。除了给出诊断,医生建议东东在机构训练一段时间,从元音开始,练习发音。在那家机构,东东的爸爸随时会见到一些崩溃的父母,面对孩子的处境,很多时候他们无能为力。  

  因为疫情,东东快3个月没有去机构训练了。疫情影响之下,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如何同世界建立联系?他们的困境在哪里?他们的希望又是什么?记者走进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自闭症人数肯定突破千万”

  疲惫,是每一个“星星”家庭的代名词。

  在不同的医院,东东的爸爸拿到的诊断不同,但大多数是比较模糊的,这模糊也给了他希望。他希望是误诊,他更希望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首先,是不是自闭症?其次能不能好?这两个问题都没有人能回答我们。”东东爸爸说。而后续的矫正治疗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没有方向感,理论太多。有的建议学龄前在机构全方位训练,有的建议进入正常幼儿园。

  这个群体有多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和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小俚告诉记者,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有百分之一左右是自闭症儿童,而随着诊断标准的进一步调整,目前这个数字接近百分之二。“每年有2000多万孩子出生,就是有20至30万的增量,再加上存量,自闭症人数肯定突破1000万人。”

  1000万人背后,就有1000万个疲惫的家庭。东东的爸爸告诉记者,诊断标准在修订过程中越来越宽泛,类似“多动症、妥瑞症、语言发育迟缓等此前并不在自闭症范畴之内的,现在也列入了它的范畴”。

  李小俚认为,这对医学研究来说是个好事,相当于随着研究的深入更新列表。“自闭症的鉴定非常专业,很多‘低功能自闭症’本身鉴别起来就很复杂,因为它会跟好多疾病混合在一起。孩子同时可能患有癫痫、多动、情绪障碍等等。”

  然而对家长来说,模糊的诊断之下是大量的奔走、复杂的心里调适过程以及对未来的难以确定。

  自闭症救助专业人才缺口大

  此前,网友蔡春猪为自闭症儿子写了一本名为《爸爸爱喜禾》的书。他在简介中写道“犬子在,不远游”。他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希望有一天,儿子能看懂这些文字并会心一笑。今天,他的儿子已经在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读书,尽管小动作依然多且难以控制,但理解力慢慢变得更好,可以安静地听从精细指令让大人帮助他掏耳朵。

  和他相比,9岁的天津男孩林林更幸运一些,林林已经在普通学校读三年级了,渐渐地他可以交到朋友,可以跟上进度。李小俚告诉记者,这样的孩子就是高功能的自闭症患者,在家庭的帮助下,可以慢慢回归。当然,他们需要的耐心和专业程度总会更高一些。

  东东的家庭,也希望得到更多专业人员帮助。“有的机构,最专业的是负责招生咨询的老师,说起来头头是道,似乎受过专业训练,但是等到真正进学校培训的时候,教师就换了,很多老师只有普通的师范教育,或者普通的物理治疗资格,对特殊教育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并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