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包师傅”鹭岛务工记
新华社厦门6月5日电 题:甘肃“包师傅”鹭岛务工记
新华社记者闫红心、付敏
厦门睿和电子厂25号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胶带飞转。包哈麦德全神贯注,十来秒的功夫,一个线束的打结工序就完成了。“胶带每圈要压着,不能漏出线来,起止点都要在标准范围内,多了或少了都是次品。”谈及工序的细节,包哈麦德如数家珍。
“2017年之前,从没出来务工。”43岁的包哈麦德来自甘肃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包家村,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东乡族山村的人们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以前一直在家种田,养几只羊、鸡,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存款。”谈及过去,包哈麦德颇有不堪回首之感。
包哈麦德所在的临夏州是“三区三州”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而东乡县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变化发生在2017年,东部沿海的厦门市开始结对帮扶临夏州。当年12月,厦门多家企业组团到东乡县招工,在村支书苦口婆心的动员劝说下,包哈麦德“极不情愿地”报了名。
“当时我们思想太保守,觉得包吃住还给发这么多工资,哪有这么好的事?”包哈麦德说,村里人很少外出务工,没人去过厦门这么远的地方。“后来村支书向我们保证,只要人过去就行,车票、食宿都由政府安排,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才来了。”
刚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厦门,包哈麦德有些不适应。“厦门气温比家里高太多,饮食也有差异。”他说,以前种田多是做粗活、重活,如今电子厂的工作复杂、精细,需要花更多时间和心思。
看到身边福建本地工人干活速度快、效率高,包哈麦德很着急。“班长告诉我说,做得快不快没关系,先要把产品做好。”他说,一个多月之后,他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
如今,包哈麦德已能胜任流水线上大部分工作,成了班长口中的“包师傅”。
“我和我老婆每人每月有4000元工资,一年下来能有10万元左右。”谈到上班后的收入,包哈麦德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一直住土坯房,去年回家直接盖了一座砖瓦四合院。”
他也渐渐融入城市生活。“漳州鼓鸣岩,泉州九仙山,厦门鼓浪屿,这些景点我们都去过。”包哈麦德说,以前生活在山区,出行不便,现在有地铁、公交车,几块钱就可以到城里任何地方。
包哈麦德没忘记村里人。到厦门市一个月后,他就主动“现身说法”,帮助大家打消企业招人是“传销”的疑虑。“我们村近300户人,第一批只出来4个。”包哈麦德说,自己稳定下来后就联系村里人,告诉他们厦门的情况,并帮助后来者适应环境。
31岁的包哈布都就是包哈麦德的“徒弟”之一。“原来在家种地,农闲时打零工,每月挣2000元左右,老婆和父母都在家照看3个孩子,生活水平很低。”
2018年11月,在包哈麦德的劝说下,包哈布都和老婆一起来到了厦门。经师傅指点,他们很快适应并稳定了下来。如今,一年半过去,小两口已攒下10多万元,正计划回老家把土坯房改造成砖瓦房。
随着“徒弟”们一批批安顿下来,在厦门市帮扶政策的鼓励下,“传帮带”开启了新一轮接力,后来者也成了“包师傅”。
包哈布都就介绍了4位村民前来,拿到了政府部门8000元奖励。“能帮到村里人,很开心。”包哈布都说,如今许多务工者回村建了新房,成了大家口中“厂子里上班”的人,在村里很受礼遇。
包哈麦德坦言,现在回到包家村,能清楚地看到几年来的变化: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硬化村道;土坯房逐渐被新建的砖瓦房取代;亲戚朋友一起吃饭时,在哪上班挣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来厦门务工不仅鼓了大家的钱袋子,还让大家激发了脱贫的斗志。
2017年以来,在厦门市劳务输转政策支持下,3万多名临夏州贫困劳动力走出大山,走向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