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乡村老教师的援疆之路:大漠深处谱写教育新篇章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1 18:08:00
浏览

  中新网湖州9月11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何丽丽)一大早,新疆柯坪湖州小学209班便传来琅琅读书声,余咏梅正忙着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读音。

  今年50岁的余咏梅,原是浙江省德清县三合中心学校的一名乡村女教师,在修身养性的年纪,从教三十余年的她,却打破常规,毅然走上了援疆之路。

余咏梅在上课 受访者提供

余咏梅在上课 受访者提供

  年近50走上援疆路

  18岁职业中专毕业后,余咏梅便开始了乡村小学的执教生涯。从教30多年,她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在乡村教育的热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五十知天命,在不少人选择开始颐养天年的时候,余咏梅却走上了援疆之路。2018年8月21日,余咏梅和德清县援疆教师一起,从东海之滨到了西北的沙漠之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

  当时,余咏梅被分配到柯坪湖州小学任教一年级语文学科,每周17节课,是所有援疆老师中课时最多的一位。当地极度干燥的环境,很快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流鼻血,脚后跟开裂,甚至浑身起满疹子。

  柯坪县97%的孩子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用语均为民族语言,学习语文困难重重。

  一开始,余咏梅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与孩子们交流。两周后的全县第一单元检查考试,语文成绩班内32个学生平均分只有64分,其中有13个不合格,甚至有的只得了2分。

余咏梅 受访者提供

余咏梅 受访者提供

  错过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看到这样的成绩,余咏梅开始反思调整教学方式,放慢讲课语言节奏,课堂上抓住要点,精讲多练;对孩子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后进生补习等等。

  早自修时,余咏梅亲自给孩子们范读,适时点拨孩子们语音语调不规范之处;放学后,她让有条件的孩子在微信群里上传朗读语音,每晚认真逐个听取语音作业,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

  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有空洗漱,已经成为余咏梅的常态。努力终有回报。余咏梅所在班级的语文成绩不断进步,由原来的全校第五名逐渐上升到第一名。

  支教时光,余咏梅过得充实而丰富,背后却也隐藏着诸多艰辛和痛心。

  阿克苏柯坪四面是沙漠戈壁,气候干燥。第一学期四个多月,只下了小小的三场雨和一场薄薄的雪。余咏梅必须得忍受鼻子出血,皮肤起皱的痛苦,在教师与宿舍间奔波。

  期间最让余咏梅感到遗憾的是,因为援疆,她错过了与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见最后一面。

余咏梅的援疆工作 受访者提供

余咏梅的援疆工作 受访者提供

  为当地教学“输血”“造血”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师资流动较大,当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余咏梅在柯坪湖州小学不但需要认真教书,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带好徒弟,当好师傅,努力为柯坪湖州小学打造一批带不走的师资力量。

  “我一共带了两个任教语文学科的徒弟,都是刚毕业的非师范类老师。”确立师徒关系后,每周徒弟们都会来听余咏梅上一次课,余咏梅也会随堂听一节徒弟们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