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解放第一村:老人报告70年幸福嬗变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9-25 20:14:51
浏览

  绛赤色的木头屋子,窗棂画满窗花,弯曲的乡村小道,房舍犬牙交织,屋前房后,大丽花、向日葵盛放,阳台上村民们悠闲地喝着茶,小孩笑着彼此追赶嬉戏,牛羊在墙根打着盹,面前的岗托村一片诗情画意。

图为9月22日,岗托村街景。
/p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图为9月22日,岗托村街景。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岗托村坐落于“藏东明珠”昌都会江达县,是西藏解放第一村。1950年,西藏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高高飘扬。也在这一年,昌都解放。

  70岁的普巴祖辈放牧务农。年青时,因为儿子要上学,他开始走出家门经商,挣学费,“不像此刻,孩子念书全免费”。

  他先容,昌都解放后,村民从山上搬下来,还分得牲畜、地皮,“当时候村里有10户,此刻有200户,人口增加了不少。”

  岗托村地处荒僻,很长一段时间,村里用火油灯照明。上世纪90年月末,这里有了第一座水电站,村民们用上电灯,不外只能中断供电。

  10年前,岗托村通了国度大电网。普巴先容:“村民们家家户户买家电,有些人口多的家庭一次性添三四台电视机。”

  他说,岗托村地址的江达县与青海、四川相邻,凭着地理优势,岗托人大大都很会经商,也会出去务工,有些还靠着当局扶持开起了家庭旅店,吃上了“旅游饭”。

  63岁的贡松格来与普巴同村,祖辈世居在此,上世纪70年月初,他做起了运输生意,从农夫成为货车司机,糊口也有了很大改进。

  上世纪七八十年月,西藏路况颇差,有些处所甚至无路可言。从岗托村到拉萨,贡松格来要开七八天的车,“一般走西藏北线那曲会顺利些,假如赶上大雪、塌方泥石流,走10多天也很正常”。

  做运输的数十年,贡松格来换了7辆车,经验了藏东以致西藏交通从无路到土路,再到公路的变革,小小车厢里的货品从木柴砖茶到水泥建材,再到挂面牛奶,见证着人们幸福糊口的变革。“此刻,水泥路都修到了家门口。”他说。

  四五年前,贡松格来退休。他的四个子女都在拉萨做生意,所以一年中9个月随着子女在拉萨糊口,其余时间在故乡。固然可以坐飞机交往,贡松格来照旧愿意开着“老同伴”皮卡车去拉萨,“此刻路况很好,1000多公里的旅程,我一天半就能到”。

  如贡松格来所言,昌都解放70年来交通成长迅速,公路里程呈倍速增长,今朝全市138个乡镇、1142个行政村通达率均为100%。贡松格来期望将来几年,昌都交通能再提速,买通地道,修更多高品级公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