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时代,如何让暮年人也安享便利?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10-24 13:12:42
浏览

  “手机扫码”时代,如何让暮年人也安享便利?

  新华社太原10月24日电 题:“手机扫码”时代,如何让暮年人也安享便利?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刘翔霄

  疫情防控所需要求出示康健码,有老人翻遍手机也找不出“码”;有些景区、地铁站“仅支持扫码付出”,有暮年人拿着现金无可怎样;不少都市看病、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一些暮年人分开后世寸步难行……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有人估量,到2050年前后,我国暮年人口将增至4.87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升至34.8%阁下。当老龄化社会遭遇“手机扫码时代”,两者如何并行不悖,让暮年人也安享便利?2020年重阳节之际,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观测。

  随处扫码 大事小事成了“两眼一抹黑”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退休老人王先生乘地铁去机场,达到地铁站后发明人工售票窗口没人。一位搭客提示他,得先通过手机扫码下载App,然后通过此App买票可能扫码进站。他在手机上操纵了半天,急得一头大汗,血压都升高了,还差点误了飞机。

  国庆期间,太原市退休工人张密斯到江苏扬州市瘦西湖景区游玩。达到景区后才得知,景区不设人工售票窗口,全部需要用手机扫码预约付出。“亏得有子女随着,否则真是挺告急。”68岁的张密斯说。

  因疫情原因,如今许多公园要求旅客出示康健码,因为不会用智妙手机,一些暮年人连公园的门都进不去;比武机费、打出租车、到商店买对象,被几回拒收现金;因为不会用手机买票、登记,许多老人只能一趟趟跑火车站、跑医院……

  记者一位伴侣故乡在山东,怙恃亲都上了岁数。前段时间,他的母亲抱病想挂专家号,老父亲往医院跑了几趟都白手而归。这位伴侣想通过微信平台登记,却被提示是外地手机号,仅当地手机号用户才气预约。无奈之下,身在山西的他只好给山东的亲戚打电话,才最终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

  记者走访中,不少暮年人叹息,智妙手机应用为现代糊口打开了一扇“快捷之门”,却把不少暮年人挡在了快捷之外。

  多因素导致暮年群体处事受阻

  本年年头,央行在我国7省份举办抽样观测,获取有效问卷2万余份。观测显示,未利用电子付出东西的受访者比例为17.6%,人物特点是暮年人、低学历、低收入、退休人员、农村地域。个中,60岁以上人群傍边利用电子付出的仅为51%。

  “由于身心特点、思想见识、常识布局等多方面原因,暮年人接管新信息、进修新技术的本领较弱,对智能设备与伶俐糊口的适应近年青人慢。”上海社会科学院都市与人口成长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宁说,尤其是高龄老人,这方面碰着的坚苦相对更多。

  她阐明说,当前许多场所需要智妙手机扫码或下载安装App才气开展相应处事与操纵,但部门产物并没思量到暮年人的群体特点,产物让老人进修起来较为巨大。何况,不少暮年人用的照旧“老人机”,扫码成果都不具备,更无法举办其他操纵。

  事实上,适合暮年人用的手机不需过多附加成果与高端设置,只要可以或许具备根基的扫码付出与App安装利用等成果即可。但记者走访中发明,今朝,切合暮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适合暮年人利用的智妙手机,市场上还不多见。由于手机成果过多,甚至出厂就绑定了许多卸载不了的应用,暮年人常用的成果不能清晰展示;手机界面字体过小,没有照顾暮年人的视力因素等。有的老人担忧上当被骗,对扫码付出存有必然的警备和排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