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南岸别墅密布成水泥森林 高尔夫球场违规存在10余年(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07 10:16:01
浏览

  滇池东岸,甚至还有一个占地703.64亩的高尔夫球场。该球场5号、12号球道的全部区域,4号、6号、11号球道的部分区域,均位于滇池一级保护区内,侵占保护区456.68亩。

  2004年1月,国办印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2008年4月,昆明铭真运动旅游有限公司以“户外旅游休闲公园”名义获得立项、土地规划、建设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实际建设了铭真高尔夫球场,并于2010年5月投入运营。

  2011年,国家开始开展“清高”工作。按照规定,该球场理应停止经营。但球场一直未落实要求,长期违规经营。仅2016年至2021年3月,就累计营收1247.5万元。2015年10月,昆明市政府划定了滇池各级保护区范围,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该球场“立即停业并退出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但其拒不退出。直至2018年底,业主方才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球场上象征性栽种少量树木,球场功能并未消除,企图蒙混过关。

  2021年4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该球场的整改终于有了“动作”。4月11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采取紧急措施,铲除了部分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的球场,并在铲除的球场上种植树木。为显示整改进度和成效,该管委会弄虚作假,将树枝插入浅层表土,冒充植树虚假整改。

  督察组注意到,球场突击栽种的树木很细,且都是围绕发球台的周边种植,球场的基本功能并未消除,球场下的沙土对生态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此前摸底时,他们也发现有人在球场打球。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为其长期违法违规提供‘保护’。”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2011年5月,该管委会向昆明市发改委上报清理整治报告时,隐瞒该球场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的事实。2017年发现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之后,该管委会在2018至2020年向昆明上报的“清高”自检自查报告中,仍未如实报告情况,也未认真督促整改。

  有制度不落实,有责任不履行,有督察不整改,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两次考察云南均对滇池等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将整个滇池流域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和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分区保护。2018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条例》对一级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滇池保护设施的规定不明确,对二级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和禁止建设的“其他房地产项目”也没有明确界定。2018年11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条例》,对滇池一级保护区及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经批准可以建设的项目作出了明确规定。

  然而,当地在制度执行上不到位、有偏差,甚至绕过《条例》搞大开采大开发。例如,诺仕达集团公然以健康养老产业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昆明铭真运动旅游公司以“户外旅游休闲公园”之名,偷偷建设高尔夫球场。

  “以前,生态保护执法没那么严格的时候,一些地方直接在保护区开干;这两年生态环保督察执纪问责严格了,直接侵占保护区的现象少了,但打擦边球钻空子的现象又开始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告诉记者,滇池周边一些地方乱盖别墅导致满目疮痍的现象表明,一些地方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仍然理解认识不到位、贯彻落实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