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南岸别墅密布成水泥森林 高尔夫球场违规存在10余年(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07 10:16:01
浏览

  生态环境部在通报中指出,当地党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在滇池保护治理上态度不坚决、行动打折扣,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昆明市迟迟不按《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要求编制出台滇池保护规划,导致滇池保护长期无“规”可循,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愈演愈烈。云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及时指出并制止滇池长腰山等区域的违规开发建设问题。

  更为离谱的是,有督察不整改。早在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就曾指出,诺仕达集团建设的有关项目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但晋宁区及诺仕达集团不仅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

  在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案例中,此类现象近来频频出现。例如,在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辽宁省朝阳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后,朝阳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12次会议研究,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工作停留于研究,一直未落实到位,2021年5月再度被通报曝光。

  “规划缺失、规划滞后、有规不行、有察不改等现象必须得到制止。”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智库成员、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波直言,一些地方基于短期利益选择的发展方式,不利于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现。违规挤占生态空间,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俱乐部”化,而且让“绿水青山”丧失成为“金山银山”的健康路径。

  张波认为,必须合理有序引导旅游、康养等幸福产业,注重规划、关注实施、强化执行监督,要把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营、更新的全过程纳入“全流程”监督,进行全周期管理,切实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民众服务社会。

  昆明市投入1700多人开展整改,纪检监察机关成立核查组对相关情况开展调查

  “目前,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在建项目已开始拆除,面山绿化、植被恢复工作正同步开展。”生态环保督察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也是医治痼疾的“手术刀”。在督察发现滇池“环湖开发”等问题后,当地迅速开展整改工作。

  5月2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对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进行现场督办,提出要加快推进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快把入湖污染负荷减下来;要坚决整治长腰山过度开发,尽快恢复生态功能;要举一反三,全面规范滇池的保护治理;要以整改督察发现问题为契机,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随后,昆明市投入1700多人开展整改,对滇池面山二级保护区内建筑进行拆除。

  在云南省、昆明市对“滇池乱象”进行整改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自身职能强化政治监督。今年以来,昆明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举报投诉件的调查核实和责任追究工作,要求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督办力度、分级分类处置、精准规范慎重开展问责等方面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组织对滇池周边涉嫌违法建筑暗访调查,严肃查处应付督察、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突出问题,严肃问责污染防治工作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