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精准扶贫首倡地圆了“千年梦想”(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21 16:36:07
浏览

  如今行走在湖南山区,目之所及有奇峰秀水、林海苍莽的自然画卷,更有城乡物阜民丰,文旅、果业、茶业等“绿色经济”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成群罗纹鸭在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2020年11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湖南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29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206元。

湖南:精准扶贫首倡地圆了“千年梦想”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小学的学生在教室吃午饭(2019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民本导向”盯“长板”补“短板”

  湖南在勇担“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责任同时,还用心用情办好重点民生实事,致力于让人民群众生活迈上更高台阶。

  从南洞庭湖畔的沅江市,到西洞庭湖畔的汉寿县,“八百里洞庭”浩荡清波之滨,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绿浪翻滚。田间地头,机械化智能化的农机“铁牛”、农用无人机“飞牛”、农民和农技人员“老黄牛”、农村基层干部“孺子牛”、集约型农业大户和企业“拓荒牛”一道,凝聚成“五牛会战”现代化精细农业的生动图景。

  工作人员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米香村的稻田旁操控无人机给晚稻打药(2020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湖南作为产粮大省,坚持重农务本,粮食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产量稳定在600亿斤左右。与此同时,泛着油光、脍炙人口的“国民下饭菜”——剁椒大鱼头、辣椒小炒肉和口味小龙虾,背后有湘鱼、湘肉、湘虾、湘椒等产业坚强支撑。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2020年,保持稳健发展的湖南第一产业总量由全国第8位上升至第6位。粮食、蔬菜、畜禽三个千亿产业之后,油料、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南竹等正在加快形成千亿产业。

  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草尾镇沅江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工作人员演示插秧机操作(2021年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强化路网设施建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医疗条件、发展体育事业、稳定就业形势、强化社会保障,湖南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盯着“长板”补“短板”。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9317元,提高到2020年的29380元。

  这是2019年4月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拍摄的梦洁家纺智能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智造+创造”开启美好未来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和长沙南站之间的磁浮列车是湖南先进轨道交通产业的名片之一。从第一列电力机车,到自主国产第一列动车、第一列高铁、第一列磁浮,都诞生于湖南。

  眼下,位于株洲的“中国动力谷”,产品覆盖“和谐号”“复兴号”和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全谱系”,不断推动世界铁路技术向更快、更强、更好“追梦”“圆梦”……

  这是2020年7月29日在湖南省株洲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拍摄的“神24”超大功率电力机车。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