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放大招 科技共同体破题乡村振兴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4-03 07:04:23
浏览

  长三角放大招 科技共同体破题乡村振兴

长三角放大招 科技共同体破题乡村振兴

  清晨,汤荣宝起了个大早,拉着自家的油菜就往批发市场赶。“我家种的宁杂1818,既能榨油,还可以摘菜苔炒着吃,口感脆,出锅不掉色,一斤能卖5块钱。”

  45岁的汤荣宝是安徽当涂县的农业大户,今年家里种了700多亩油菜。3月中下旬,别人家的油菜还没开花结籽,他家已经开始卖钱,秘诀就是选对了品种,“今年一亩可以多挣两三百,明年我要多种200亩”。眼下,正是踏春赏花的好时节。金灿灿的油菜花,不仅给城里人带来浪漫和诗意,也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江苏省农科院张洁夫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培育的油菜品种宁杂1818、宁杂1838等,每年在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推广100万亩以上,“我们在国内率先研究出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种质资源,自己的品种还没上市,就已经免费提供给长三角其他农科院,大家一起合作选育新品种。”

  长三角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如何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地域优势,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成为各地思考的新问题。日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农科院联合组建的“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南京正式成立。该研究院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力争加快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经济发达地区重塑“乡村”概念

  乡村振兴,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无论城市经济多么发达,乡村振兴始终是绕不开的发展课题。从土地面积看,长三角的绝大多数区域还是农村,因此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乡村振兴,既是需要思考的新问题,也是绕不开的时代使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各地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长三角各地集思广益,频出妙招,为重塑“乡村”概念寻找新时代的新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安吉,已成为“两山”理论的样板。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乡村的价值也被充分挖掘,崇明仙桥村已成为上海乡村建设“有风貌更有韵味,要颜值更要气质”的典范之一。

  江苏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互联网+三农”、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做足了文章。

  在发展“互联网+三农”典范的沭阳,最火最流行的直播小视频,已成为农民电商们轻车驾熟的销售工具。泰州的现代农业、兴化的千垛菜花、泗洪的“渔光互补”、溧阳的1号公路等产业融合,热火朝天。安徽则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科技为“三农”发展赋予新动能

  历史上,长三角不仅工业发达,农业农村改革探索也走在全国前列。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源于安徽的小岗村。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的农村地区又孕育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在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中,起到了先锋区、示范区的作用,影响非常大。

  2018年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抓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政策红利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在全国率先探索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

  “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路线,浙江‘三农’是卓有成效的。” 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吴敬华说,2018年,浙江省成为国内唯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农民可支配收入连续34年位居全国省市区首位,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30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也随之缩小到2.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