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放大招 科技共同体破题乡村振兴(2)
吴敬华告诉记者,科技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农村科技有力支撑了美丽乡村建设,如“污水共治”等;二是农业科技有力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如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三是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支撑了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如浙江突破了全龄人工饲料数字化养蚕技术,改变了种桑养蚕的五千年历史;四是农业数字技术有力支撑了城乡融合发展;五是精准扶贫技术有力支撑了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们出台了《乡村振兴科技行动计划(2019—2022年)》。”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黄俊介绍说,整个计划共部署了10项重点行动计划,分别是“藏粮于技”科技保障行动、乡村产业科技振兴行动、绿色生态发展支撑行动、质量兴农技术集成行动、职业农民技能提高行动、整村推进科技示范行动、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乡村振兴智库建设行动、乡村振兴规划引领行动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行动。
三省一市协同创新共享共赢
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去年以来,长三角各地采取多种路径、多种模式,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年来,三省一市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细”,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那么,在立足个性、探寻特色的基础上,长三角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如何发挥?
去年以来,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落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快车道,三省一市乡村发展的联动合作已经启动。三省一市在农业科技领域如何协同创新、共享共赢,引领和支撑长三角乡村振兴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我们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希望整合长三角区域的资源,真正解决这个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问题。因为一个区域很多农业问题是有共性的,我们这几家在服务三农、科技创新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能够取长补短,把这些技术在长三角推广。”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说。
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赵志辉告诉记者,研究院这个平台将来在推动成果共享、科技创新共享、人才交流、人才资源共享,以及对新兴农民培训,包括有些科技成果的示范引领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会积极参与,尤其把上海农科院的科技资源放到这个平台上来,跟其他几个省市共同分享;同时也想通过这个研究院,对上海乡村振兴在科技支撑方面获得更多的一些资源。”赵志辉说。
记者了解到,成立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整合长三角地区农业优质创新资源,协同攻关、共享发展。主要任务是围绕“三省一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政策和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智库建设、关键技术突破、乡村振兴规划、典型模式集成、技术支撑服务以及“一懂两爱”三农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研究。
江苏农科院作为第一年轮值单位,围绕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长三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等,已初步设计了第一批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软科学项目,包括乡村产业、脱贫攻坚、乡村建设、科技支撑和综合五个大类。下一步,将组建研究团队,围绕这些项目开展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