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 四川藏区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2)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4-03 10:19:09
浏览

  如今,不但村民们屋内烧水做饭不再愁,结余电力并网外送,还能为村集体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看着一应俱全的新居设施,姆斗由衷感激:“做梦都没想到住这么好的房!”

  甲雪村原址离县城车程至少6个小时,土地贫瘠,地灾频繁,只能靠天吃饭,此前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2016年8月,成都双流区援建力量为甲雪村和其他两个村启动整村易地搬迁,119户595名村民集体搬迁至巴塘县城附近。

  近日完成的甲雪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是甘孜州第一个完成备案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根据巴塘的有效日照时间,这个项目并网发电年收入预计为80余万元。”项目负责人蒲显全介绍,除去运维费用,余下资金将全部纳入附近两个聚居安置点搬迁群众的收益,预计每户每年增收1000余元。

  2013年以来,四川启动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涵盖藏区新居建设等六大领域。在四川藏区,农牧民从逐水草而居,“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传统生活模式,走向用上太阳能、实现电气化、网络全覆盖的定居生活。2018年,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共计到位资金86.9亿元,较2017年增长15.7%。

  高原天堑,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基建难度巨大。要脱贫攻坚,更亟须补上这块短板。近年来,四川建成通航甘孜稻城亚丁机场、阿坝红原机场,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成雅段和雅康、汶马两条高速公路,终结了藏区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高原天堑变通途。同时,建成“新都桥—甘孜—石渠”和川藏电力联网两条“电力天路”,32个藏区县全部接入国家骨干电网,全面消除了无电村和无电户。

  “虽然还有部分贷款,但日子越来越好了”

  强生态,变高原风景为脱贫资本

  阳春三月,阿坝州若尔盖县依然时有雨雪,草原辽阔的下巴西村却游人如织。

  “贵客到,里面请!”车刚停下,开办藏家乐的村民巴靳便迎上前来:“前年开张的,虽然还有部分贷款,但日子越来越好了。”地处风景瑰丽的大草原,即使在淡季,开办藏家乐也能为巴靳一家带来每月一万多元的收入。

  “靠山吃山,这里的大草原就是脱贫的资本!”对口帮扶若尔盖县的德阳市派驻在下巴西村的一名干部介绍,他们已邀请德阳多部门人员组建联合专家组,对下巴西村旅游扶贫项目进行研究。

  在广袤的四川藏区,植被丰富、景象多姿,几乎处处皆景、村村可游。为突出绿色底色,四川出台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取消对藏区州县的GDP考核排名,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绿水青山成为藏区脱贫的金山银山。

  “有热水、有无线网络……方便得很!”甘孜州理塘县冷戈村村民所波在自家的藏家乐门口热情地招呼游客。自从村里通电,游客络绎不绝,所波家的客栈时常爆满,他将床位从5张增加到20多张,年旅游收入也增至4万多元。随着基础设施瓶颈逐步突破,四川藏区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加入旅游业,全省藏区旅游年收入接近450亿元。

  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富一个乡。截至目前,四川省政府指导和支持藏区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镇)、村近200个,建成汶川水磨、茂县坪头、理县桃坪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共带动10余万农牧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