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千万高山 他终于给望远镜找到家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06 14:19:04
浏览

  踏遍千万高山 他终于给望远镜找到家

  实习记者 代小佩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个穿着冲锋衣、运动裤,背着巨大登山包的人很容易就会引起你的注意。他目光犀利,脚步匆匆,全然不顾裤腿儿和运动鞋上还沾着一些泥。这个典型登山家模样的人,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院天文系主任邓李才。

  前段时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作为主力军,首次向人类展示了银河系恒星外盘惊人的翘曲结构,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上。  

  邓李才刚刚结束一次艰难的登山之行,登山地名为赛什腾,海拔约4250米,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下属的冷湖镇,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长途跋涉近10个小时后,风尘仆仆的他终于赶在夜深前飞抵北京。

  爬遍当地所有备选高山

  在赛什腾山顶上,有两台测量视宁度的望远镜。其中一台由邓李才及其团队负责,服务于大型光学望远镜项目,其中包括我国的SONG(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全球网络观测望远镜)项目。这是我国天文界参与的一个国际性天文学研究计划。

  “望远镜的观测活动通常在夜晚进行,到了白天,单个站点的观测就会中断。为此,天文学家提出,联合各国望远镜实现接力式观测。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国家的望远镜处于白天时,另一个国家的望远镜刚好迎来夜晚,可以继续对某个目标进行观测。通过这种接力式观测方式,科学家可获得长期连续的数据。”邓李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SONG项目的目标是寻找系外行星和测量恒星的震动。

  200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三亚举办了一场会议。在场的几位外国天文学家和邓李才讨论了SONG项目并希望中国参与。项目随后在国家天文台获批,2009年邓李才和团队着手开展选址工作。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保证望远镜运行和观测效果,选址需要考虑至少3方面因素。首先是天光背景。“黑暗的地方观测效果会更好,灯光是望远镜的‘背景噪声’。”邓李才说,“晴天也很重要,此外还要考虑视宁度。”

  受空气流动和地表昼夜温差影响,近地面层的空气易形成湍流,所以平地的视宁度往往较差。为此,大型天文望远镜项目通常选择地形较高的地区作为站址。“青藏高原人口稀少,几乎不受城市灯光影响。空气稀薄且洁净度高,部分地区降水和云量都极少,这里对观测的干扰相对较少。”邓李才说。

  2009年至2012年,邓李才和团队一直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德令哈市附近为SONG项目选址。那时,邓李才爬过当地所有能用于放置望远镜的高山,每座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上山前,我们会分析这座山的山形、位置、与城市的距离等。”邓李才笑着说,越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天文观测条件往往越好。

  “当时,德令哈市一年的晴日晴夜数占2/3,视宁度中值为1.5角秒。对于SONG项目的一米望远镜而言,‘住’在这里是不错的选择。”邓李才说。

  2013年,我国SONG项目落户德令哈市东郊,这是在我国西部高原落地的首个有着明确科学目标的光学天文项目。

  为望远镜寻觅“新家”

  望远镜投入使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科研人员能利用其获取第一手观测数据。邓李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望远镜投入科学运行后状态很好,仅2015年他和相关研究团队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文学期刊上就发表了十余篇文章。

  可没想到,运行近6年后,望远镜突然陷入被撤走的困境。

  随着德令哈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灯光、粉尘和电磁干扰严重制约了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加上受到厄尔尼诺效应的影响,原本干燥少雨的德令哈市变得越来越湿润,晴夜数大大下降,“德令哈市的暗夜和少云优势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