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作文会唱歌(2)
在学校的民俗展厅里,记者看到展柜里摆满了四处搜集来的“宝贝”,其中不少都是学校教师捐出来的传家宝:作为嫁妆的手绣布鞋、手绣的门帘……
苏彩云表示,这些物件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能帮助教师教育学生。她从展品中举起一个旧式煤油灯,说从前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这句俗语时,孩子们因为没见过煤油灯,无法理解其含义。有了实物示范,学生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语文课上,教师会用隆林壮族山歌中的南盘江调唱古诗《绝句》。数学课上,教师则会用在隆林壮族山歌的基础上改编的《算盘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像唐诗宋词三百首,学生是背不了这么多的。”苏彩云说,但是用山歌调子来唱,学生一节课就学了很多首,就会觉得古诗背诵实际上并不难。将这些传统文化整合到学校教育中,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帮助。
已退休的新州三小教师徐志影现在是学校的一名课外辅导员,她对此感同身受。在她看来,由于家长要外出务工,有些孩子好几年都无法见到父母,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通过学习教师们编写的有关学习的山歌和童谣,孩子们逐渐活泼开朗起来,学习也变得认真了。“那个时候我们那个班平均分才60多分,但我在班里开展山歌活动后,我这个班平均分都在80多分,90分、100分的都有。”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找到自信
位于隆林县德峨镇的常么小学,与新州三小一样,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生源的学校。但不同的是,这所学校的苗族学生占到了九成以上。
走进常么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的图腾柱,每个图腾柱对面的宣传栏里,都有对应的民族风俗介绍。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处处体现着少数民族的元素,教学楼走廊外侧装饰着苗族服饰的花纹,学校的影壁上,雕刻着苗族不同支系的浮雕,围墙上绘制着苗族传统的芦笙乐舞,每间教室后面的板报,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民族服饰和校园文化活动的介绍,就连学生们用的被罩,也都印着苗族传统纹饰。
在常么小学里,孩子们的课间操都是由校内教师自己编排的,而编排的灵感来源则是苗族传统乐器——芦笙。“这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常么小学音乐老师杨妃妃说。
校长唐永杰介绍,在常么小学里,孩子们每天下午都会有一节课的时间作为“活动节”,用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兴趣活动。在“活动节”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唱山歌就去学唱山歌,喜欢学乐器的就学乐器。”
除了设立兴趣活动班,常么小学还将民族服饰作为校服,开展了民族服饰进校园的活动。
作为一个苗族人,唐永杰任职之初便想到,在每年的苗族跳坡节中,家长给孩子置办的民族服饰穿过一次后,就会锁进箱子里,“实在有些浪费”。于是,他在校内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提议拿民族服饰作为学校校服。此后,每周一和周五升旗仪式时,全校孩子都会换上民族服饰。
唐永杰回忆说,起初,孩子们穿上民族服饰来学校,还有些害羞和不习惯,但现在,只要有客人们来,孩子们都会主动穿上这些民族服饰,变得自信大方了。
唐永杰认为,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校园内不同民族的学生看到、学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使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更加热爱,从而自觉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