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 与孩子“陪跑”家长怎样才算称职?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5-17 09:43:37
浏览

  与孩子“陪跑” 家长怎样才算称职?

  李春

  这是个竞争社会,教育也不例外。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为了不让其输在起跑线,家长们可谓殚精竭虑,欲将孩子打造成“超级英雄”。事实上真能如愿吗?

  近日,萧山东片有位上小学高段部的孩子家长反映,其班里的个别家长,为了自己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真是下了“血本”。不仅校外培训班报了多个,更是不遗余力地公关,为自己孩子创造有利的竞争环境,甚至不惜得罪同班的其他家长。得“同窗”如此,同班的多位家长觉得是既无奈,又可悲。针对此类现象,笔者走访了相关业内人士,来看看他们都怎么说。  

  家长“陪跑”

  是个社会现象

  面对“陪跑”话题,萧山曙光学校校长佘光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出了分析,他认为教育多元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如萧山近年来引入的崇文、惠立、湘湖公学、文源、学军等民办学校,为家长们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当然,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必要有益的补充,萧山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公办学校也是教育的重心和塔基。

  既然有民办学校存在,就说明社会有相应的需求,那家长的“陪跑”焦虑也就不足为奇了。佘光宇举例说,教育焦虑在多国都存在。美国的民办教育走的是精英路线,讲究高投放,高质量;但该国公办学校的老师却很敬业,学生学习刻苦。故各方都觉得自己有优势。这就给家长带来了孩子教育的“陪跑”焦虑。

  而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也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孩子学习也就越主动、积极。他还举例说,前不久学校开家长会,在孩子写给家长的信中,很多都表达出希望家长多陪陪自己的愿望。当然,多数也是家庭客观因素决定的。

  事实上,佘校长给我们的最深印象,还是对自己孩子的成功教育。女儿佘子萧2018年以全镇第九名的成绩考入瓜沥一中,在之后的一次测试中,取得全校第八名的好成绩。后面因为自己母亲生病住院、工作忙等原因,减少了对女儿的陪伴,孩子成绩有一定波动,他还抱憾不已。对孩子的教育,总结起来就是榜样的力量。他本人是个大孝子,将生病的母亲接到身边,长时间住院照顾毫无怨言;自己工作出色,尽职尽责;家庭和睦,妻贤女孝。对于孩子的学习,从小学阶段开始,他要求就比较严格。设定明确的目标,孩子的理想是考上浙大,并在自己床头贴着“浙江大学”几个字,让自己一眼就能看到。时刻提醒自己系列、连贯地掌握各科知识。

  给孩子空间

  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规律

  既然孩子教育“陪跑”是社会现象,那么家长怎样做才算称职呢?对此,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十几年的萧然人学校校长黄艳丽,从三个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了分析、解读,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是家长的心态要平衡。据分析,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现象,在美国被称为“中产焦虑”。就是部分家长对现有资源把握不牢,社会地位不够稳固,从而产生一种焦虑和担忧,无形当中会传递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在国内主要体现出两种情况。一是很多普通家庭,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家庭命运;二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使然。但这样往往会导致忽视孩子的成长规律。黄艳丽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要有一个底线。她觉得孩子只要“三观”正确,正直、勇敢,人生就不会有太大偏差,后期爆发的潜力也是无限的;另一方是要快乐学习。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例如:有家长反映,自己孩子胆子比较小。但通过观察,孩子在校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却很自然。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环境中,孩子才会有此类表现。这可能需要家长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