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非常中超”让足球告别“金元时代”(2)
另外,国安、恒大这种外援基本没到位的球队就一定吃亏?还是像上港、大连、卓尔这样“人全到”的球队就一定稳赚不赔?其实都不尽然。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在现如今外援还有将近1/3都未归队的情况下,开赛后不可能照搬原有的要求。而不管是具体有什么限制,至少在这个环节上,相关主管部门会保证人数上的公平正义。这种情况下,各队拼的是什么?当然是国内球员的水平、板凳的深度,以及青训的后备力量。
由此看来,那些一直以来重视青训或者能给更多本土球员以锻炼和比赛经验的球队,没准就会在今年的联赛中脱颖而出。
降薪“第二波”
职业足球面临考验
昨天,中国足协发布《关于男足职业俱乐部与所属球员、教练员合理调整薪酬、共克时艰的倡议书》,这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国足协关于降薪发布的首份正式倡议。这意味着,降薪势在必行,但前提是建立在友好协商、互敬互信的基础上。在中国足协已经出台了限薪令的背景下,这一次可谓是“两连降”。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原定于今年2月开赛的2020赛季中超联赛已经推迟了两个多月。尽管各家职业俱乐部的投资人主要收入来源是他们擅长和精通的其他领域,但是没有比赛的日子意味着各俱乐部在足球方面的收入几乎为零,这无疑增加了各俱乐部的财务负担。在中超,球员和教练的薪金以及奖金是俱乐部支出的大头,尤其是外教和外援,因此这次降薪也包括外教和外援,这也是中国足协得到国际足联支持和理解后的决定。
从现实角度来讲,球员对于降薪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为每家俱乐部的球员收入水平是不同的,而即便是效力于同一家俱乐部的球员,收入也是有所差异的。每名队员都在过去这段充满变数的时间内一直在坚持训练,积极等待联赛的正式开始。虽然新赛季联赛开期迟迟未定,但实际上从年初甚至是去年年底一直到现在,各支球队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着备战,有的球队甚至过年都没能回到国内。工作没停,工资照拿也是理所应当。
此外,中国足协之前已经出台了“限薪令”,以往那些拿着高薪的“中超豪门”球员们已经在不久前经历过一波降薪操作。而今,受到疫情影响,职业球员们的收入将要面临又一轮降低,相当于“两连降”,在短时间需要球员适应,也需要他们的理解和接受。
作为俱乐部的投资人,降薪的确是减轻经济压力的一项举措,但同样要权衡降薪给球队士气带来的利弊影响。总而言之,中国足球正处在改革之中,这次疫情是不可抗力,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反思恰恰也是对中国足球的一次审视和变革的开始。
4月25日,中甲俱乐部新疆天山雪豹足球宣布降薪,成为第一家在此次疫情期间降薪的中国职业俱乐部,这支经济状况捉襟见肘的中甲球队率先用降薪的方式“自我救赎”,也是向国内其他各级俱乐部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次因疫情而产生的降薪倡议书,其目的是让大家一起共克时艰,但从长远来看,这似乎也是中国足球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挤掉泡沫的一次偶得契机。
外界虽认为中国球员的薪金水平和中国足球的实力水准不相匹配,但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高薪是市场所决定、所赋予的,中国足球和职业联赛改革大计,自然需要全方位的合情合理,而非仅仅是降低教练球员的薪水。
我们等来了2020年的春暖花开,正在迎接初夏的脚步。中国足球也正在路上,这一次我们希望它是真的可以拨开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