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70年 • 70人特别谈|周骏谈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13 00:00:00
浏览

  编者按   1950年10月1日,《中国金融》创刊,由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编辑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交流金融实际工作经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金融期刊,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迈出了第一步。2003年,《中国金融》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但其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定位没有改变。而今,《中国金融》已经成为金融宣传舆论战线中的重要一员,成为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刊物之一。70年来,《中国金融》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辉煌历程,坚持不懈地为金融改革开放鼓与呼。为了纪念《中国金融》创刊70周年,“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将从10月1日起推出“《中国金融》70年 • 70人”专栏,由70位多年来关注、支持《中国金融》,与《中国金融》同命运共成长的经济金融界领导、专家、学者,畅谈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故事以及与《中国金融》杂志的深厚情缘。

  专栏推出次序以人物姓氏笔划排序;部分文字选自其在《中国金融》刊发的文章内容,推出前未经本人再次审阅。

  | 本期人物 |

  ▼

  周骏 

  1928年出生,湖北仙桃人,1951 年毕业于中原大学,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中国当代著名金融学家、金融教育家,2012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研究会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共湖北省委命名表彰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

  周骏谈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在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还会不会维持高速发展?在我看来,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以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一半,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中期阶段,还有非常庞大的市场等待开发。虽然中国目前面临着多种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的市场完全有力量拉动经济继续维持中高速增长。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城市将有大量的住房需求,将带来大量投资。虽然中国工业化生产的规模很大,但高精尖科技成分占比不高,还需要进口。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不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红利即将用尽,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凸显,很难接入资本和技术,新近提出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就是一个好的探索。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体中华人民共同努力下,40年以后,中国会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个人认为,现在我国金融理论界的工作落后于金融实践。我国创造了这么大的业绩,但理论界没法解释,我感到惭愧,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经济金融理论体系,不要动不动就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观点来评价我们的工作。我们比西方干得好得多,西方有经济金融危机,而我们没有经济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增速比西方国家快得多,为什么我们非要从西方理论中找依据呢?!

  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不仅西方经济理论和著作无法解释,在马克思的著作上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马克思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最终要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资本论》创作时还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理论不能解决实践尚未提出的任务。所以,马克思只谈了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原则,而并没有规划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恩格斯曾扼要中肯地评价了马克思,他说,历史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是马克思的发明,有了这两项,社会主义就由空想进入到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观念是立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其基本要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因此要坚持基本原理,但同时需要注意形势的变化。

  我国用近百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道路,将中国从一穷二白建设成为幸福美好的社会主义大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功绩。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有勇气,要有雄心壮志,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我想要发挥点余力,写点东西说明自己提出的问题,但现在已经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我们这批老一辈的学者大都已经八九十岁了。我真诚希望现在的青年同志树立起中国人的骨气,好好地总结中国的经验教训,不要一味崇洋媚外、照搬西方。我们要牢记马克思的话: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创造出了令世人震惊的实践成果,希望年轻一代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的基础上,完成我们尚未完成的任务,总结中国的经验,将中国经济金融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化写一本中国的经济学、金融学。

  ——选自《中国金融》2019年第19期《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