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银行行长吴富林:全球产业链或趋向多元化、分散化和多样化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15 00:00:00
浏览

  11月11日至1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次年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与国际合作”。13日晚,分会场围绕“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何去何从?”展开了讨论。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吴富林就当前疫情之下金融如何助力全球供应链的畅通和稳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在吴富林看来,当今世界各国都处于类型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之中,实现循环的关键在于国际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更在于全球供应链的畅通和稳定。

  吴富林指出,当前全球每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0万,疫区覆盖了世界上从原材料供应到高端生产的全产业链的供应链。而疫情下的全球供应链可能出现三大趋势,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一是有限全球化、紧密区域化和充分的本地化。产业链条趋于缩短甚至变形。

  二是产业链趋向多元化、分散化和多样化。为降低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渠道、产品和技术的风险,人们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面,这种备份意识需要更强。

  三是更加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信息科技可以提升供应链的运转效率,疫情下数字科技对增强供应链的韧性至关重要。

  “这样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的有序运转,金融业尤其要积极作为。”吴富林说。为此,吴富林提出了四个建议:

  一、要提高金融资源的适配性,推动供应链优化畅通。金融服务经济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规模不够,而是结构上不够精准,产业资本的活跃程度相对不高,供应链投融资需求仍显不足。要引导资金持续进入实体经济,发挥金融在供应链优化畅通当中的独特作用。不仅为资金周转困难的环节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而且为供应链优化调整提供稳定的中长期的资金保障。

  二、金融重点发力关键节点,助力供应链稳固强劲。全球供应链涉及许多的要素流动,现代科技条件下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转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物流不畅、技术限制往往成为供应链循环的瓶颈。由于供应链环环相扣,核心技术、龙头企业等关键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畅通供应链的重中之重。金融服务要牢牢抓住这些关键环节,加大对疏通国际物流堵点和断点的支持,丰富通关的便利化,海外仓的建设等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为更多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以自主创新融入全球供应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三、深化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促进供应链融资高效智能。科技赋能金融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甄别交易真伪、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体系和相关业界要共同探索,在保障安全、可靠、合规的前提下加快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丰富金融+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更好匹配供应链,重塑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加强无接触式金融的推广运用,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易和融资,促进供应链平台的不断完善,拓展金融服务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

  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全球供应链绿色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是供应链未来的努力方向。金融业要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将ESG贯穿于金融服务的全流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劳工等要素,与国际区域发展议程以及所在国发展战略相契合,协同增效,实现跨越式改进,推动供应链朝着更加注重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在产品方面创新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支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发展,加快全球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吴富林表示,未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支持对外贸易、跨境投资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供应链畅通、稳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