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算法”给文化生活带来正能量
随手刷刷短视频,“投其所好”的推送纷至沓来;无意间点开一个新闻链接,相关的资讯接踵而至……借助算法推荐,信息的传播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份专属的“个人日报”。信息获取已经从“大海捞针”进入“私人定制”时代。
毋庸置疑,算法推荐凭借对用户浏览数据的精准分析,满足了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也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但不可否认,这种推荐方式在“越用越懂你”的同时,也将一些人推向了固步自封的“舒适圈”。比如,一些算法以兴趣为导向,推荐用户喜欢看的、愿意读的,却屏蔽掉了其他信息。人们看似浏览了很多内容,实际只是在不断重复中强化固有的喜好和对事物的看法。一旦沉浸其中,探索世界多样性的动力和欲望难免降低,最终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将自己的生活桎梏在“茧房”中。
每个人对信息都有各自需求,这是人之常情;通过技术手段满足人们对某类信息的偏好,同样无可厚非。但一些不负责任的算法设计,已经不是单纯地“量身定制”,而是刻意地逢迎和取悦用户偏好,将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一股脑、无休止地推荐出来,甚至纵容虚假信息、低俗内容肆意传播,导致受众尤其是一些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来越“偏”。
凡此种种,表面看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技术问题,但根源在技术设计、相关平台业务导向出了问题。一些互联网平台认为,流量越多,收益预期越高,也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和支持。然而,当唯流量马首是瞻、算法主导一切时,信息平台也就异化为纯粹的利益平台。行业内有句话:“把用户当成猪,别管喂什么,养肥就行。”可见,在一些企业经营者眼中,算法的价值取向也要给流量让路,这就走偏了。
规范用好算法推荐技术,打破“信息茧房”的桎梏,不仅需要一些企业“校正”价值取向,更离不开相关各方的共同发力。比如,能否让消费者更方便自由地“关闭算法”?针对算法推荐存在的漏洞和盲区,监管部门如何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为促使企业肩负起公共价值观导向的责任,如何将价值评价作为关键指标纳入产品设计中……总之,只有在内容的生产、分发、监管等环节同时下功夫,我们才有望驶离“信息孤岛”,拥抱更为广阔、理性的天地。
人类学家尼克·西弗曾指出,算法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仅从数学逻辑的角度去理解。这意味着,算法在实践中不应片面追求效率,还必须兼顾公共价值观、社会道德等价值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不是数字可以直接计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