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中医诊疗量高达35% 目标2025年领先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19 00:00:00
浏览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彭敏静 

  11月18日,江门市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并发布了《江门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计划到2025年全面建成投资规模大、创新带动强、产业链长、省内知名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表示,江门是中医药发展的一块宝地,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打造珠江西岸中医药发展新高地。

  江门中医诊疗量高达35%

  截至2019年底,广东省有中医医疗机构2.1万个,其中中医医院184家。据悉,每年广东省中医门诊总量达2亿人次,约占全国中医类总诊疗量的15%。

  其中,江门市百分之三十多的人就医会选择看中医。2019年,江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量1588.21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达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出院服务13.9万人次,占全市总出院人数的19.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江门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名医名家辈出、医疗服务资源充足、产业品牌优势突出。”柯忠说。江门拥有73名省、市级名中医。部分名医名家出自江门,如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中声望最著者、近代广东四大名医之一陈伯坛,继承与创新中医理论学说的首届国医大师、江门籍名医邓铁涛等。此外,江门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目前各类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累计接待全球各地参观人数450万人次。

  2019 年,江门市中药(中药饮片加工及中成药生产)工业总产值为 8.86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3.67 亿元。其中,江门市具有新会陈皮的特色资源,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超过85亿元。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表示,江门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切实把中医药服务强起来、把中药质量提起来、把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立起来,扎实推进江门中医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林应武提出了六个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增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支撑力;聚焦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医药人才队伍;聚焦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聚焦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聚焦业态融合,增强中医医养结合品牌影响力;聚焦文化交流,构建中医药对外交流重要窗口。

  2025年实现中医药服务能力全省领先

  今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其中提到“构建粤港澳中医药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中医药高地建设新格局”以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

  江门正在探索粤澳联合培养中医药人才,其中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共同探讨江澳两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合作空间,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外与香港职业发展服务处合作申报香港青年内地交流项目已获审批通过,计划明年开展交流活动。

  在产学研方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与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陈皮道地性机理和国际标准研究”开展科研合作,还与培力(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中医微诊所项目。

  据悉,江门将启动361中医药人才培训工程,培训高精尖优秀中医人才,鼓励实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鼓励退休中医医师服务基层,并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另外,江门还将实施全市80家中医馆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帮扶基层中医院、基层医院中医科“十个一”措施,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

  柯忠表示,江门需要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推进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产业体系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发展总体设计,努力走出一条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打造珠江西岸中医药发展新高地。

  根据《方案》,预计到2022年,江门基本完善江门市中医联盟、中医治未病工程、361中医药人才培训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名医荟萃、中医药文化辐射力和科教研影响力大幅提升的发展;到2025年,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趋于成熟,能够提供覆盖全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