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将为东亚区域 产业合作做好准备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24 00:00:00
浏览

  RCEP将为东亚区域 产业合作做好准备

  作者: 陶涛

  11月15日,历经8年艰苦曲折的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正式签署。虽有印度退群,RECP 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数、GDP总额、对外出口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仍均占全球总量30%左右,RECP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消息甫出,举国欢欣。在充斥着各种危机、变局的2020年岁尾,一份增强合作而非断链的协议为全球化带来了曙光和信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遭受疫情冲击,经济陷入萎靡。在此期间,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旨在与中国供应链脱钩的消息和措施不断传来,这不禁令人担忧,全球化就此逆行了吗?中国如何应对全球产业链变局?

  RCEP如约签署缓解了人们的担忧。首先,亚太地区与中国紧密的经贸关系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疫情危机之下,稳定自己的供应链、尽快恢复经济需要更密切的经贸合作。中国不会与全球的产业断链、脱钩。

  其次,尽管日韩作为美国的同盟国不断受到来自美国的警告,澳大利亚也与中国贸易关系恶化,但是RCEP如约签署,说明地缘政治没有紧张到放弃经贸合作的地步,甚至反而得到了某种形式的缓和。

  再次,中国一向倡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终于达成,表明中国的意愿符合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将使所有成员获得更多分工收益。笔者以为,从应对当下的全球化逆流而言,RCEP的直接意义是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打开了大门,为全球产业链向区域化方向调整做好准备。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离岸外包的方式组织跨国生产。跨国生产持续、快速扩张,逐渐形成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全球化。中美两国是全球产业链中最为活跃、最有分量的参与者。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趋势开始调整。最主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反思和反全球化措施。一些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造成了国内消费与投资失衡、贸易失衡以及收入分配失衡等结构问题;全球化加剧了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并削弱了美国在知识、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于是美欧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实施优惠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本国。与此同时,由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资本、服务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生产流程整合和供应链智能管理在减少生产环节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力需求。这就缩小了发达国家与中国等生产国在加工成本上的差距,吸引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回流欧美。于是,全球产业链呈现出跨境链条缩短、向本区域集中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跨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风险,尤其是跨境生产集中在某一国家的风险,因此将加速全球产业链向区域产业链调整这一变局。而东亚区域合作的市场和制度环境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全球产业链发展受惠于WTO框架下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全球经贸规则,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则需要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一般是区域内主要成员国签署不同等级的贸易协定,缓和或扫清成员国之间要素和商品流通壁垒,制定有利于自由、公平、便利交易的经贸规则。欧洲走在区域一体化的最前沿,在上世纪90年代就建成了统一的大市场,区域内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可以自由流动。之后实现货币政策一体化,启用欧元,建成经济一体化联盟。高度的区域一体化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的紧密分工与合作,形成了以德国为主导的区域性产业链。在北美,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启了北美的区域一体化进程。2018年,为主张美国利益,美国总统主导三国重新签署美墨加自贸区协定,取代原来的北美自贸区协定,提高了部分协议规则的标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美加墨三国的分工合作,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链。

  同样是全球三大经济中心的东亚,分工合作的紧密程度不亚于欧美和北美,却始终没有达成区域性合作协议。区域内最早建立的自贸区是东盟,之后区域内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日本和韩国先后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区协议,但中日韩三国始终没有成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这就意味着,东亚还没有形成一个自由、统一的大市场。相较欧盟和北美,东亚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和供应网络面临着更多的障碍和更高的成本。

  随着发达国家产业链回流、全球产业链向区域化方向调整,东亚构建一个统一大市场,促进区域内更加自由的分工合作体系,提高整体竞争力变得更加必要且迫切。RCEP首次将中日韩纳入一个统一的区域协定,将大大提高东亚区域一体化水平。随着区域内要素和商品流动的壁垒逐步削弱、扫平,规则和标准逐渐统一,更多的产业、企业、个人可以在更加自由、便利、公平的东亚区域内寻求新的机会。这将为身处全球化变局的中国产业调整战略、重新布局提供机会。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