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我们准备好了!(2)
回想这段排练经历,流下的汗水让我记忆深刻。夏天的成都闷热异常,特别是中午时候,站在露天体育场内,太阳明晃晃地直晒,汗水糊在睫毛上,我连眼睛都难以睁开。有时暴雨“做客”,我们便穿着雨衣继续训练,风雨无阻。每次训练结束,全身的汗水就像刚从桑拿房中出来一样,衣服能拧出水来,脚上也被磨出水泡。
即使训练再苦再累,我却从未有过后悔和放弃的念头。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一员,能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一青春盛会助力,这种“情感收获”是支撑我坚持排练的主要动力。同时,借助排练的机会,我接触了许多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同龄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收获了友谊,也开阔了眼界。
大运会开幕在即,我希望我和同伴们能够用最佳状态,将排练准备的节目完美呈现出来,展现中国当代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时代气息,让全世界看到成都的精彩、中国的精彩以及我们大学生的精彩,不辜负社会各界对成都和大运会的关注。
本报记者 丁美栋采访整理
传递青春力量
■ 胡锐凯 媒体记者
7月14日,作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都站火炬传递第3日第128棒、成都工业学院第7棒火炬手,我参与了此站火炬传递。整个过程仅有几十米,却让我回味无穷。
1999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从事体育新闻报道工作,如今从业即将满24年,到成都日报社工作也超过了21个年头。回顾奋斗过的岁月里,我曾采访过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也采访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传递。坚持“摸爬滚打”这么些年,我想最大的原因还是“热爱”,对新闻专业的热爱、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职业生涯的早期,我曾一度以为自己会是一个纯粹的足球记者,直到2002年进入成都日报社工作后,这个观念改变了。体育并不单单是体育,它应该是国家、城市发展的表达。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的作用也就更加凸显,其展现在体育竞演、全民健身、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
在成都日报社工作的21年,也是成都体育飞速发展的21年。这期间,成都举办的体育赛事不断增加,赛事水平不断提升。从引进、承办男足亚洲杯等国际单项赛事,到自创国际体育赛事,如世界体育舞蹈节,“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蜚声全国,也因此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近几年,成都成功申办(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赛事,全国性赛事更不胜枚举。其中,最强烈的感受还是来自成都大运会。2021年5月,成都大运会49个新建、改扩建场馆修建完工,熟悉的城北体育馆重燃青春活力;董家山的成都市射击馆改建后惊艳亮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成都大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青春之歌即将在蓉城唱响。我将继续投身热爱的工作中,把世界青春力量的精彩从成都传递出去,也让更多人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王明峰、刘依林采访整理
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巴蜀文化
■ 马雪琪 媒体服务项目负责人
成都大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运会主新闻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我所在的媒体服务项目团队主要是为注册媒体记者们提供工作环境、设施和服务,包括住宿、交通、技术、网络、注册、大运会信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