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更多军旅文学精品力作(坚持“两创” ·关注新时代文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01 20:02:41
浏览

推出更多军旅文学精品力作(坚持“两创” ·关注新时代文艺)

 

  图为拍摄于山西长治平顺县的巍峨太行山风光。
  焦潇翔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新时代军旅文学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分明、风格鲜明多样而又迭代有序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厚积薄发,各显其长,构筑起醒目的文学景观

  只有结合新的社会现实和审美旨趣,不断开掘、深化军旅主题的精神魅力,将其创新转化为更鲜活更生动的文学故事,才能赢得今天青年读者的喜爱

  强军兴军征程为新时代军旅文学提供了丰沛的创作源泉,作家应该勇敢地、敏锐地奔赴一线,投入火热生活,推出更多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构成军旅文学的鲜明特征。同其他文学门类一样,军旅文学随着时代变化呈现不同面貌,但它始终不变的,是记录英雄、塑造英雄的自觉,是书写家国情怀、弘扬崇高理想的坚定,是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的使命担当。

  实力突出  活力涌动

  2022年8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7个奖项共35篇(部)作品获此殊荣。其中,6篇(部)作品出自军旅作家之手。王凯的中篇小说《荒野步枪手》展现当代军人在艰苦环境中的奉献故事及其丰饶的内心世界,董夏青青的短篇小说《在阿吾斯奇》塑造新时代卫国戍边的青年官兵形象,刘笑伟的诗集《岁月青铜》近距离捕捉军队现代化进程的脉动,丁晓平的报告文学《红船启航》以历史和文学双重视角讲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中国的诞生,钟法权的报告文学《张富清传》记录老英雄张富清跨越九十多载春秋跌宕起伏的一生,龚盛辉的报告文学《中国北斗》书写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建设历程……6篇(部)作品涵盖不同的文体、题材和类型,各有特色又都扎实精彩,集中体现军旅文学创作的实力与活力。

  新时代军旅文学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分明、风格鲜明多样而又迭代有序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厚积薄发,各显其长,构筑起醒目的文学景观。2018年,两位军旅作家徐怀中、彭荆风不约而同地在各自90岁高龄之时,捧出力作。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以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方式,劈开庞大繁复的战争记忆,织就激越浩荡的生命气象,作品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彭荆风的长篇小说《太阳升起》则以纯净美好、高度艺术化的笔触,再现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志、战争史。两部作品体现出老一辈军旅作家矢志不渝的创作精神和艺术定力。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深耕军旅、沉稳掘进的作家,才有近年来沉甸甸的文学收获。朱秀海的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取材真实历史,成功塑造了赵秀英这一女英雄形象,讲述她在战争年代历经烽火洗礼又在和平年代深藏功与名的崇高精神。徐贵祥的长征主题作品《英雄山》《对阵》《走出草地》等,通过出新出彩的人物塑造,折射长征精神的璀璨光芒。文清丽的长篇小说《从军记》以来自农村的兄妹三人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奋斗成长近40年的故事,深情唱响又一曲“农家军歌”。

  近些年,由军旅作家担纲编剧、由军旅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热播不衰,充分显示了军旅文学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军旅题材也吸引了一批非军旅作家的热情投入,为其注入新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以军旅影视剧和作家“军地联手”为亮点,带动形成了当下军旅文学缤纷多元的景象。

  赓续传统  求新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