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礼:中华礼仪的核心意蕴(2)
《礼记》中的“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长者不及,勿儳言”,“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等语,都是读书人必备的教养,意在培养尊师重道之心。朱熹《童蒙须知》说:“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男子服饰要三紧“头紧、腰紧、脚紧”,将头、腰、脚三处的系带扎紧,人的精气神就起来。凡此,都是在小节处立大节,处处含有道德提示的作用。
童年养成的行为方式,印象最深,对将来立身行事,能产生最深层的影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故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
君子典范 引领社会
倡导德治与礼治,善化社会风气,需要君子的“标杆”引领。先秦文献中的“君子”包括两种人,一是有德有位的国君,二是有德无位的社会贤达。
君主居于社会高位,有公权力,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民众,故但凡要求民众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郭店楚简·成之闻之》说“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
故君子之莅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上苟身服之,民必有甚焉者。君袀冕而立于阼,一宫之人不胜其敬。君衰绖而处位,一宫之人不胜其哀。君冠胄带甲而立于军,一军之人不胜其勇。上苟倡之,则民鲜不从矣。
善政要先体现在自身(身服善),民众才能做到更好(民必有甚者)。国君身穿不同的礼服出现在朝礼、丧礼、军礼场合,神色真诚,下属与民众,都会被深深打动,“鲜不从矣”。孔子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此理。
社会贤达不受命于任何人,但笃信周孔之道,以礼修身进德,自奉甚严,自觉将礼的精神贯彻到生命体的所有层面,力求完美。如《礼记·表记》说:“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君子德行的完美从服饰开始,由外及内,扩展到君子之容、辞、德、行,一一相称,如此风范,足以为社会所景仰,成为民众仿效的楷模。
行为规范 礼仪教育
社会的和谐与否,取决于人的素质。《孟子·离娄下》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有别于常人处甚多,而最重要的则是内心有“仁”与“礼”二字。有强烈的仁爱之心,行为上就一定有礼。仁爱,必然懂得尊重,懂得礼让,并且能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坐立行走,举手投足,都能合于规范,不影响旁人。如此之类,都来自教育。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中谈及大众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了一番浅近而亲切的话:
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着自己的份儿,这也是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