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青花瓷韵长(解码·县级博物馆)(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8-17 14:52:01
浏览

  近年来,该馆从青少年教育角度出发,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积极拓展社会教育职能,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中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科学知识,打造“与文物对话”这一社教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

  “我们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将博物馆拓展成孩子们的第二课堂。”金勇军介绍,博物馆结合当代青少年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给孩子们带来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

  “巧手成瓷,劳动的快乐”陶艺捏塑活动,体验陶瓷制作过程;古代炊具文化课堂,讲述炊具演化历史,分享古人的饮食故事;青少年写生研学活动描摹青花纹饰,探索青花古韵……

  一周一次的社教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有趣,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一知道博物馆有活动,就催着我报名。现在,我们一家人都成了博物馆的常客了!”一名家长说。

  今年以来,该馆共计开展活动20余场,有3000多名孩子参与,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推广流动展览,畅通优质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

  “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文物,真是大开眼界。”在高安市大城镇古楼村,村民陈小军指着展板说。

  为了让文博资源流动起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平均每个月开展两次送展下基层活动。通过“展板展示+讲解员解说”的方式,将流动展览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社会教育活动阵地向学校、社区、乡村拓展延伸,让更多群众近距离品味“文化大餐”。通过积极开展流动展览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厂矿、进军营“五进”活动,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流动博物馆”。

  展览“动”起来,人气旺起来。社区居民聚集在展板前,饶有兴趣地听讲解、观展览。“元青花、釉里红这些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宝贝,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图片。”胜利社区居民王锦绣说。

  近年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流动展先后走进近百个村(居),向数万群众现场讲解、宣传馆藏文物,普及文物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广受基层群众欢迎。此外,该馆还积极探索文创产品开发,依托馆藏元青花、釉里红等文博元素进行设计,将不可触摸的文物转变成精美实用的文创产品。

  “跳”出展柜、“走”进生活、“登”上云端……从进展馆看文物到在网上品鉴文物,从观赏到现场体验,高安元青花博物馆不断探索创新,让文物走进生活、亲近大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7日 10 版)

(责编:赵欣悦、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