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典籍,在这里汇流成海(2)
“8月2日,我们举行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仪式。社会各界捐赠的12万多册/件实物版本和42TB数字版本正式入藏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馆古籍部副主任赵银芳历数其中的珍品:北齐天宝九年(558年)写本敦煌遗书、1400多年前书写的《佛说佛名经》、沿袭中国形制的越南圣旨……“捐赠单位多、名家多、数量多,善本比例接近80%!”
百川入海、奇珍归一,是为了让这些“文化基因”得到最周密的保护,历千秋万代而不朽。这,正是国家版本馆各项使命的重中之重——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总馆洞藏区,名曰“兰台”,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正是收藏典籍的府库之意。
“古籍存藏,温度与湿度最为重要。温度过高,纸张会因失水而收缩、卷曲、龟裂;温度过低,易结冰,也会对古籍造成严重伤害。湿度太高,纸张易发霉;湿度太低,则会使韧度下降。因此,温度最好保持在18℃~22℃之间,湿度需稳定在50%左右。”赵银芳告诉记者。
“酸化也是影响古籍保存的重要因素。古籍入库之前若不消毒,就会携带细菌,还会长虫子,甚至会‘传染’其他古籍,所以,必须对每一本入库古籍进行冷冻消杀,包括书盒、函套……”赵银芳说,“今后,我们还计划开展馆藏古籍的脱酸调研工作,为保护水平更上层楼提供科学依据。”
在兰台洞库内,源自昔日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的《四库全书》原件和仿真影印版本正在展出。仅文渊阁《四库全书》原大仿真影印本,就有6144个书函、36000余册,占满500余平方米的空间,可谓皇皇大观!
这是《四库全书》抄成后,史上首次深情相聚。它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四库全书》合璧”古籍库展。
“合璧”,意味着今日之兰台博如瀚海、固若磐石,护佑着离散已久的古籍“归根”“团聚”,重焕青春盛年的光华与生机;
“合璧”,意味着今日之文瀚、文济、文润、文沁,存古今文萃、聚天下智识,引涓滴之水汇入滔滔江河;
“合璧”,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合璧”,在中华文明史册上写下新的一页,让沉睡千年的古籍熠熠重光!
彰中华文明、展盛世气象、融古今之美,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高高矗立,向世界敞开又一扇“读懂中国”的文明之窗……(记者 韩寒)
(责编:鲁婧、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