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乡村振兴
江口村开展手工活动。
钟 磊摄
仁里村外景。
唐祖怀摄
大寨村村民展示瑶族服饰制作。
韦吉阳摄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
红火瑶寨 游客如织
本报记者 李 纵
“小山如螺,大山成塔”,走进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龙脊梯田被稻谷点缀得颇有生趣。“每年农历八月是稻谷的孕穗期,需要精心呵护。”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说,看这长势,今年是个丰收年。蜿蜒的田坎似自然的阶梯,将人和天的距离拉得极近。溪流汩汩声应和着村落里悠扬的山歌,裹着湿凉的雾气飘向四方。
龙胜各族自治县自古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勤劳的瑶族群众把绵延起伏的坡地平整为层层梯地,待田块逐渐定型后,再灌水犁田种植水稻,形成从山脚盘绕到山顶的梯田景观。大寨村村民世世代代在山坡上劳作,日积月累,建成了层层叠叠犹如天梯的庞大梯田群。290余户1200余人,瑶族占全村人口的98%。
“这些年,我们依托梯田景观和红瑶独特的人文风情,发展起红瑶梯田景观旅游产业,原本贫穷的小瑶寨,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余琼通说。2022年,大寨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
走进大寨村,青石路两旁木楼里主家和游客的笑声频频传出。抬眼一瞥,可看到各个角度的梯田。田间、村道皆是闲庭漫步的好去处。
清早,红瑶人家的姑娘早早起来,轻启窗户,翻抖红衣,花衣、饰衣、花裙拿出来晾晒,各家的晒台和走廊上红红绿绿的衣裳鲜艳夺目。不多时,家家户户的墙壁就呈现出一片红衣海洋。
“红瑶服饰既有热烈的红色,又有蓝、黑、青、绿等与环境协调的色调,相互搭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4年,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服饰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瑶族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潘继凤说,制作一套日常所穿的完整红衣耗时就需3年,而节庆服饰与平常服饰有所不同,在上衣下摆缝制银饰,用料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因此,勤劳的瑶族女性在农闲时也在抓紧时间制衣。
走在村里,村民将自织自染的布晾晒在窗外,织布、染布、刺绣皆在窗前。红瑶人家对红色情有独钟,大部分都传承了自织自染自绣自制的传统手艺,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染色使用的是秋季收获的枫树汁,树汁煮过后成为蜡。用蜡先在白布上绘图,然后将白布投入染缸上色,上色后的布料经水洗再晾晒,如此反复染色、晾晒多次使布料固色。”潘继凤说。
瑶族服饰的传统纹样有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和山河纹等。各式各样的图案纹样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是值得品味的文化符号。“昆虫、小花,我们看见什么就绣什么,也是对生活的记录。”潘继凤说,刺绣中的挑花也考验技艺,“平常刺绣从布料正面走针,成品的反面丝线凌乱。瑶族妇女不仅能正面挑花,还能从反面走针,即反绣,使正反面图案同样细腻规整。”
随着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不断展现,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瑶族服饰的技艺和色彩魅力带火了大寨村的旅游业。“百名瑶嫂长发梳妆”“红瑶传统婚礼”等民俗活动让来到大寨的游客既看到了美不胜收的梯田景观,又体验到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红瑶阿嫂和姑娘们身着盛装,唱着欢快的敬酒歌,向四方游客敬上香甜的龙脊水酒。眼下,大寨村游客如织,欢声笑语像波浪般传向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