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乡村振兴(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0-04 06:00:01
浏览

  当地还对民间流传的民歌、民谣和民俗习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收集和整理。走进大寨村,就如同走进一个鲜活的瑶族文化博物馆。除了晒红衣,还有打糍粑、跳竹竿舞、梳长发等,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寨村,将红瑶古老文化的体验感“拉满”。

  独特的农耕文化也很吸引游客。耦耕、耘田、砍田基、扶田基等12道农活,构建起了梯田上美丽的立体农耕图景,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体验的同时,也是村民对梯田最好的保护。“通过‘砍田基’,手工清除梯田上长出的杂草,并将杂草踩进梯田内,化作有机肥,起到滋养梯田土壤的作用。此后,在‘扶田基’工序中,村民一边劳作,一边将梯田有缺口、漏水的地方进行手工修补,长此以往,能有效抵御干旱或者冰冻可能给梯田造成的损毁,让梯田始终处在最好的状态。这12道农活是当初建梯田的先民传下来的,缺一道步骤梯田都可能会损坏,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梯田文化。”余琼通说,发展旅游业是繁荣大寨村瑶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经过长年累月的融合和创新,大寨的村民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民宿和餐饮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目前已有230多户村民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民宿。村民在景区内经营农家旅馆、出售手工艺品、表演民族歌舞,彻底告别了过去非外出务工不能很好谋生的日子,更让大山里面的文化走出去、走得远。

  (刘健参与采写)

  

  江西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

  艺术乡村  欣欣向荣

  本报记者  郑海鸥

  青山环抱,绿水荡漾,桂花飘香。走进江西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彩色墙绘、艺术装置、艺术橱窗遍布道路两侧,设计感十足的小染坊、小酒馆、小书屋与农房比邻而居……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

  何洪亮一家从邻近的湖南省自驾来此,“看山、玩水,画画、研学,对大人孩子都有吸引力。”

  沉浸其中的游客很难相信,如今的“网红村”曾是典型的“空壳村”。江口村党总支书记杨文群说,村民一度缺乏信心,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

  改变发生在2020年,一个由24栋“白房子”构成的乡村艺术殿堂“零799艺术区”正式启用。来自中央美院及当地的33位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成为新“村民”。

  艺术家们不仅搞创作、开展览,在村里打造艺术景观、开发研学课程,更以志愿者身份开设公益农民画培训班、公益少儿美术培训课堂等,与村民积极互动。

  村里一幅名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墙绘,由艺术家和村民一起创作,讲述了村里江口小学学生陈佳慧学习绘画并获奖的故事。

  2021年开始,艺术家开办公益培训四点半课堂,村里的孩子纷纷过来“看热闹”,陈佳慧也在其中。“艺术家的引导打开了他们的眼界。”让湘东区美术馆馆长钟磊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孩子积极参与到乡村美化和景观改造中来。一学期后,陈佳慧竟然在全省绘画比赛上拿到了特等奖。

  江口村马上为村民办起画展。“在更多村民心里种下艺术种子,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美好的世界。”杨文群感慨地说,“不少游客都赞叹江口村的孩子们很幸福,走在村子的小道上就能遇到艺术家,互相像家人、朋友一样交流。孩子们的未来会因此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