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汇今 生机勃勃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0-05 06:06:01
浏览

融古汇今 生机勃勃

 

  图①:中国大运河北京通州段一隅。
  本报记者 王 珏摄
  图②:游船行驶在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城区段。
  傅新春摄
  图③:观众游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孟德龙摄
  图④:山东聊城冠县八百里卫河第一湾。
  汪保忠摄

 

  中国大运河延绵千里、跨越古今,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顺利推进,纵贯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正在成为一条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特色旅游带。

  历经2500多年历史沧桑的中国大运河,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

  生态改善,水质提升,再现水清岸绿

  站在北京通州北关分洪枢纽大光楼上眺望,碧波荡漾的北运河,犹如一条绿色飘带飘向远方。运河两岸,绿柳拂堤、芳草如茵,芦苇、黄菖蒲、香蒲等植物轻轻摇曳。走近岸边,河水清澈,狐尾藻、金鱼藻等水草清晰可见,鱼儿游动嬉戏,白鹭和野鸭时起时落……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北运河流域横亘京津冀,北京段占整个流域面积的70%,承载着中心城区90%、城市副中心约85%的排洪任务。地处“五河交汇”,“排污河”曾是北运河的标签。

  “得益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在北运河水质变好,长期稳定在Ⅰ类水质。”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副主任周洪利说,通过有针对性的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实施区域截污治污、河滨带生态修复、滩地小微湿地及城市公园建设,北运河水质大幅改善。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北运河生物多样性稳步上升。白鹭、中华秋沙鸭、鳑鲏等种群快速恢复;水生植物由单一的芦苇发展到沉水、挺水、浮叶植物共计20余种;鸟类由野鸭等少数种类发展到目前的200余种;鱼、虾以及贝类等水生动物由寥寥无几发展到目前的60余种。

  周洪利说:“因为水质好,北运河举办了多次皮划艇和桨板比赛,成为北京开展水上运动的又一个热门场地。”

  同样的故事,在大运河沿岸接续上演。大运河正成为人民的幸福河。

  微山湖,又叫南四湖,是山东最大淡水湖泊,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渠道。微山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忠华说,为推进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微山县关停企业、退渔还湖、退出采矿权、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微山湖再现草长莺飞景象。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如今微山湖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鸟类达200多种,曾绝迹多年的水雉、白枕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重现,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和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在微山湖繁衍生息。

  大运河沧州市区段有一段河道,一度野草丛生、鸡舍杂乱。经过环卫清理整治和生态修复,如今成为“老人散步、青年运动、儿童嬉戏”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家住运河边的沧州市民陈立新说:“以前水又黑又臭,根本不敢靠近。现在到河边遛弯看风景,美得很。”

  目前,大运河沿线各省份全面建立河长制,沿线水环境实行按月全面监测。“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重现大运河。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水是大运河的生命。但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一个时期以来,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短缺,不少河道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