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演出去旅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0-10 07:15:01
浏览

  夜幕初降,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与五福广场之间,一艘具有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轮船——知音号,如一颗明珠点缀于长江岸边。码头上,长木椅、木质集装箱等老物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吸引许多游客拍照。“我们专门搜集了各种老物件,以上世纪初汉口的商业文化为故事背景,从码头部分就为游客设置了鲜活的实景体验区。”讲解员罗琴边引导游客排队边介绍。

  2017年5月20日,长江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正式公演,每天晚上演出两场。这部剧将整艘船打造成了舞台,可容纳600多位游客。全程108分钟的演出里,观众可以自由地穿梭在各个角落。“为了让游客能够更沉浸式地体验长江文化,我们的游轮以上世纪初的‘江华轮’为原型打造,里面的故事也都取材于那个时期的武汉。”罗琴说。

  晚上7时30分,伴着悠长的汽笛长鸣,轮船的舱门全部打开,舒缓的音乐也随之响起,扮演鞋匠、船工、医生、科学家等角色的演员一一登场。在轮船的每一层甲板上,演员们来回走动,声情并茂地说着台词。“我们有108个演员,通过他们演绎出不同的故事,进而展现出百年前的画面。”罗琴说。

  10分钟后,汽笛再次响起,演员回到船内。轮船即将起航,游客化身“船客”,有序登船,演出正式拉开帷幕。进入一楼,船舱内的舞台中间,7对舞蹈演员摆着不同的造型,如雕塑般静立。待观众落座完毕,爵士乐响起,演员们顿时舞动起来。“观众不仅可以观看演出,演员们还会邀请观众互动,与他们共舞对戏。”罗琴说。

  从轮船的一层到四层,在98个大小不一的房间里,不同的演员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演绎出几十个故事。“我们将体验演出的主动权交给观众,他们在船舱内没有固定的座位,移步换景,观众的眼睛就是镜头,他们的行动轨迹就是镜头行进的过程。”演出运营方、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品牌宣传负责人伍迪介绍,除了观看演出,观众还能给朋友或自己写明信片,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

  演出即将结束,游客聚集到了四层甲板上。不知不觉中,轮船也早已开到了武汉长江二桥下游,正缓缓逆流而上开回码头,两岸的高楼外墙,闪耀着不同色彩和图案的灯光秀。“我们通过《知音号》将武汉的过去与当下串联起来,让观众在畅游长江时感受时光穿梭,感受武汉百年长江文化变迁。”伍迪介绍,《知音号》已累计演出超1800场,接待综合游客超150万人次。截至今年9月,《知音号》2023年累计总票房收入同比上涨161%。

  晚上9时10分,轮船回到码头,在演员和服务人员的挥手中,游客缓缓下船。“未来,我们还将设计更多的活动,举办甲板聚会、咖啡厅聚会等,在戏剧、婚礼等方面进行拓展,将《知音号》品牌持续延伸。”伍迪说。

  舞剧《长恨歌》18年演出4900余场——

  古今交融  常演常新

  陕西西安,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现场,观众纷纷举着手机记录。“诗句伴随着演员们的演绎,从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象的感知,拉近了观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河南游客侯秋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