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生生不息(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0-28 09:32:01
浏览

除了官学,中国古代的私学也相当发达。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先河,他主张“有教无类”,曾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的美誉。此后,中国历代退休或半退休的官员,甚至有些在职的官员,作为饱读诗书的儒生,都特别喜欢讲学、游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古代书院的勃兴。武斌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一书中说:“书院作为教授生徒的教育机构起源于唐末,历经五代、宋、元、明,数百年间发展滋蔓,遍于中土。宋明时期,著名学者多以书院为讲坛,阐发学术,培植学派,在士子中的地位傲然于官学之上,遂成为与官学相辅而行的教育组织。”著名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被后人称为四大书院。其实古代其他大大小小的书院还有很多,比如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吕祖谦等曾在江西铅山鹅湖寺讲学,各抒己见,展开激辩,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此后的明代,在此地建立了鹅湖书院。

当然私学不光有书院,还有作为私塾而存在的家学,以及免费为穷人举办的义学等。清末武训行乞兴办义学的故事,就曾广为人知。这些办学形式,与官学相辅而行,并形成互动。可以说,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

一种文化或者一种文明的形成,肯定要经历漫长的孕育和成长过程,其中不仅会有内部各种思想的交流、辩论和融合,还势必要与其他文化和文明开展广泛的交流互鉴。在这方面,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诸子蜂起,相率论道,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主要根脉。武斌先生就此指出:“百家争鸣意味着思想的交锋与激荡,也意味着空前的文化交流。诸子百家,各持己说,相互驳难。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党同伐异在所难免,但更多的是相互吸收、借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是百川汇流、多元融合,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就可谓这个“汇流”“融合”的交汇点。

关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一书更是多有强调。在谈到元代的文化发展时,作者指出,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不仅包括“外国文化特别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包括“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向西方传播”。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最高成就的四大发明,随着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而逐渐向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秉持这种理念,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将继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