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际教育合作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04 05:50:01
浏览

  “中国艺术家可以用意大利语、法语演唱歌剧,国外歌唱家是不是也能用中文演唱中国艺术歌剧和歌曲?”带着这样的念头,歌剧演唱家田浩江创办了“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教西方歌唱家用中文演唱,同时培养中国青年歌唱家走向世界舞台。“在碰撞、融合、沟通中,人文艺术更加光彩、绚丽,中国与世界音乐文化的连接更紧密。”

  “当文明与文明对话、文化与文化交融时,人类文明的精神力量最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说,文艺工作者要通过高质量的文学和影视创作,打破文化隔阂,展现文化多样性,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认为,多样性是人类艺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也是世界美术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中国美术讲究写意。我们希望用美术的方式,写各国民众之意、绘天下大同之美,描绘美美与共的美好画卷。”

  青年力量: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燕京学堂有一位美国蒙大拿州留学生,他非常喜爱中国文化,用油画绘制了中国的《千里江山图》。”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名誉院长袁明谈起了外国留学生在中国成长的故事。她说,燕京学堂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经接收了82个国家和地区的780多名外国留学生。“在网络技术发展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思维更加活跃开放,是国际人文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希望各国青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起向未来。”

  提到《千里江山图》,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颇有感触,他回忆起多年前在法国举办的一个展览,名字就叫《山水:一份宣言》。展览以影像、声音与空间结合的现代形式,向欧洲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介绍中国古老的山水艺术,让他们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在不同地域昂然绽放,生动展现了文化交流蕴含的力量。”许江说。

  青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主体。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在视频演讲中建议,要重视各类教育和文化机构、企业在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民间交往,促进人文领域开放合作。“让更多年轻人‘走出去’,以更广阔的视野认识世界、体会生活、追求发展,并从中获得助益、不断成长。”

  既要让中国的年轻人走出去,也要吸引更多的国外年轻人走进来。“我们要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等在内的人文交流品牌体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认为,当下全球学生流动呈现新趋势,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地选择趋向平衡,应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搭建各国青年互动交流的桥梁。

  此次论坛还举行了3场主题对话会,与会嘉宾围绕促进教育开放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合作、讲好中国美育故事等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