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粒米”的故事(传承之光)(2)
敖汉小米的种植能延续至今,成为近8000年来大自然和先民的一致选择,必定有其缘由。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小米有什么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从何而来,又体现在哪里?
众多国内外专家合力推动了相关考古成果展示及研究工作,为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问诊把脉。在专家的建议下,敖汉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小米成分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检测,实证了敖汉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找到其烹煮形态饱满和口感上佳的科学依据。敖汉小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以检测数据为基础,敖汉与多个农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品种选育,发展良种繁育基地,保存濒临灭绝谷子品种92个,还对其中一些品种实施了太空育种。选育出来的优质品种,助力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生产模式的顺利推进,产量不断提高。全旗种植面积增加至百万亩以上,行销全国。同时,敖汉加强数字平台建设,打造标准化追溯体系,力争让小米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从原生态的粒粒小米,到小米油、小米醋、小米香皂、低聚肽粉、代餐粉等,不断开发的新产品,将具有乡土气的原料变成时尚美食和保健品、日用品,增加了产业附加值。
10年来,敖汉小米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亿元。2020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敖汉小米”成为考古工作反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约2/3以上在评选时都由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上报,包括敖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指出,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探寻了一条可行路径。
小小粟粒,“种”出一个博物馆
怎样讲好“一粒米”的故事?如何将小米打造成敖汉的文化名片?建造旱作农业主题公园,打造卡通形象“粟小贝”,广泛开展农耕记忆口述史发掘整理活动……诸多努力中,效果最突出的,莫过于建造敖汉小米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造型别具创意,如一个玉玦,环绕着中间3个陶罐,设计元素取自当地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既充满古朴韵味,又富有现代感。博物馆一建成,就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和旅游“打卡地”。小米博物馆馆长阮红梅介绍,不算旅游旺季,平时周末来博物馆参观的就有上千人次,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常常早上还没开门,就看见不少人等候在外面了。
展陈设计以强大的专家团为后援,布展方案六易其稿,精益求精。展览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小米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包括粟的起源与世界传播路线,粟在农耕文明形成发展不同阶段的地位作用,旱作农业与节气、历法、古代农书、古代仓储等。第二部分从科普的角度,阐释了粟在固碳、节水、适应性广等方面的特性及其对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重要意义,中国在小米起源、进化、病理、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进展。第三部分展示了敖汉的旱作农业传承,展现了千百年来的传统耕作方式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诞生的、丰富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民俗。
“想不到我们经常吃的小米,有这么多知识点!”“这农具我家也有,竟然摆进博物馆了。”展厅里,观众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几年来,阮红梅亲身感受着人们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一座博物馆,大大增强了当地百姓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